“好,那你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看著姬鼎遞過來的那一疊資料,丁雲是先把他拉到自己身邊坐下來,然後便將奏摺都放到一邊,開始一邊看他收集整理和書寫的那堆資料,一邊讓他說說自己的想法,她邊看邊聽兩不耽誤。
一心二用對她而言再輕鬆不過。
“母后,我翻閱過一些古籍,上古年間的共和執政,其實就有點類似於您說的虛君政策,帝王不掌控實際權力。
實際權力由宗室大臣聯合掌控。
區別只是在於共和執政其實更近似於一場政變,而我們要做的是自我約束以及自我放權,所以可操作餘地很大。
我的想法是,政權可以下放。
但是兵權和財權,絕對不能完全下放,完全下放我覺得可能會不安全。”
說到這,姬鼎特地抬頭看了看丁雲的臉色,而丁雲則是滿意的看著他道:
“不錯,知道軍政分離了,繼續!”
得到丁雲肯定的姬鼎,情緒立刻高昂了一些,說話的語氣都自信了不少:
“母后,我的想法是,文官我們就不管了,主要將武將掌管在手就行,另外就是戶部和監察部門,必須依舊掌握在我們手裡,這樣也能避免文官失控。
相關權力我們可以下放。
但是我們也必須擁有制裁文官的權利,母后,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權力下放之後,我們必須要對外公佈這件事。
以後決策方面如果出現問題,那自然就怪不到我們皇族頭上了,甚至於出現天災,與我們的關係也不大,畢竟我們已經不執政了,出了什麼問題,完全可以去找目前執政的那些文官,萬一那些文官真的有不好的話,我們還可以充當罪惡的制裁者,替百姓主持下正義。
如此一來,絕對能夠大大扭轉過去官吏作惡,百姓們卻都罵昏君的情況。
另外,這樣我雖然依舊需要承擔責任,但也只需要承擔守衛疆土的責任。
百姓生活安康富足與否,能否申冤便都是那些文官職責了,有問題也是文官們沒做好,心理上我會好接受的多。
母后,您覺得這怎麼樣?”
因為這番話是對自己親媽講,並不是對文武百官說,所以自然不需要說的太委婉,完全可以敞開了,不怕洩密。
“確實不錯。
雖然很多細節沒有說,但至少整體大框架還是沒問題的,你給我的那些資料,我也大概翻看了一下,很多想法很有意思,可見你確實下了不小的功夫。
這樣,你寫一個詳細的規劃出來。
就是讓你來執行虛君之策,你打算怎麼做,回頭給我看看,如果沒有什麼大問題的話,那這事我也就不操心了。
都由你自己來辦。”
雖然丁雲本來的打算是自己一手操辦這件事,但如今既然她兒子也有點自己的想法,甚至於願意承擔點責任了。
那她當然也不介意讓兒子試試。
反正有啥事她都能兜得住。
對此,姬鼎十分興奮地表示沒有問題,自己願意,然後他便開心的走了。
同時,丁雲大概也能猜出。
她這兒子的想法了。
他純粹就是懶,他是既不想辛苦勞累也不想放棄皇帝這至高無上的地位。
而經過這段時間的觀摩學習,他大機率也已經看出來,正常情況下,皇帝需要處理的大多都是朝政之事,就連戶部的撥款大部分也都是與政務相關的撥款專案,真正涉及到兵部的事情很少。
只有打仗時這方面的事才比較多。
但如今天下都承平好幾年了。
現在每年與兵部相關的事情,全部加起來也比不上其他部門的十分之一。
而只要掌握住兵權和財權。
那些文官再這麼折騰也翻不起浪。
所以只要按他的想法搞虛君,他不但實際權利不見得少多少,本身也能輕鬆許多,同時出現天災人禍還能甩鍋。
唯一需要擔心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後世之君會不會傻到被忽悠繼續放權,不過這種十分遙遠的未來,估計暫時也沒人在意,而且即便在意也沒用。
畢竟祖訓留的再多再嚴。
那也永遠不少違背祖宗決定的人。
如此又兩個月之後,姬鼎才將他修改了十七八遍的最終定稿計劃,交給了丁雲,而丁雲也是一連花了好幾天的時間,仔細閱讀修改,將他計劃裡可能會有隱患的內容全部標註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