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督糧道王盛元,雙手捧著酒壺,戰戰兢兢的立於柱的跟前。
沒等柱發話,王盛元便雙膝跪地,奴顏婢膝的顫聲道:“門下走狗,小的王盛元,請中堂大人金安。
柱拉下臉,故意板著臉,一直沒說話。
華彬見狀,便主動出面打圓場,笑著說:“好弟弟,你初來浙江,手頭正缺少得力的人手。這王盛元很會做人,倒是個知趣兒的。我看啊,你不如就收他做了門下吧?”
柱深深的看了眼華彬,嗯,這小子倒是個明眼人呢。
華彬說的沒錯。
柱奉旨南下剿賊,在浙江省內,確無一個心腹可用之人。
這王盛元呢,官職倒是不大,僅為正四品的督糧道而已。
但是,柱掌握了兩省的十餘萬綠營兵,又從京城帶來了六千精兵。
客觀的說,柱不缺戰士,只缺糧食。
“表兄,軍國大事,豈能兒戲?”
柱並沒有發怒,這是給華彬面子。
但是,他的話就彷彿是六月天,突降暴雪一般,瞬間將王盛元凍入了冰窟。
王盛元的突然出現,顯然是浙江的糧食,出了捅破天的大問題。
只要是明白人,都不可能看不出來這一層。
只不過,王盛元倒賣糧食的勾當之中,華彬陷入太深,已經完全脫不了干係了。
在王盛元和華彬的合之中,王道員出糧食,華副都統出八旗兵。
駐防八旗兵深度參與的糧食走私,沿途的關卡,誰敢去查?
不要腦袋了麼?
只不過,王和華,這一對在江南近乎於無敵的組合,碰見了柱這個怪胎之後,就註定要吃癟了。
他們若敢和柱硬抗,必是以卵擊石,死無葬身之地。
地頭蛇再勐,又焉能鬥得過,家世顯赫,權勢滔天,聖卷極隆的天字第一號大外戚?
此所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蝦吃泥土也!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別看柱的年紀不大,早就是官場老油條了,他啥不懂?
管糧食的道臺,如此的卑躬屈膝,顯見是,糧倉裡出了大問題。
如果,柱是御史言官,倒也可以拿王盛元開刀,藉以立威。
問題是,柱此次南下的主要任務是,剿滅島內的叛賊。
福建那地方,多山少耕地,糧食根本無法自給自足,必須依賴浙江的供應。
再說了,只要是大清朝的糧官,就沒有不貪的,殺不勝殺。
為一名合格的老官僚,柱很清楚當前的大局。
與其弄死王盛元,不如拿捏著足以致命的把柄,迫使其戴罪立功。
官場上的大邏輯,必須以柱的切身利益為準則,而不是依據所謂的《大清律》。
饒了王盛元的邏輯是通的,但是,不給點教訓,就這麼輕易的饒了他,難保不會再犯錯誤。
王盛元的地位太低了,柱不屑於搭理他,便一直望著華彬。
華彬有些尷尬的乾咳了兩聲,澀澀的說:“表弟,不瞞你說,有些事情啊,也有你表兄我一份。”
柱點點頭,華彬倒也光棍,徑直認了夥同王盛元,一起走私官糧的罪過。
見柱沒有吱聲,華彬只得硬著頭皮,拱手說:“實不相瞞,這普天下的糧官,都不經查。”
嗯,這話雖是歪理,與實情也相去不遠。
在大清朝,管糧食的官員,個個都殺,絕無冤枉之人。
柱是官場老油條了,他自然知道其中的情弊。
還是那句老話,他是來剿賊的,不是來肅貪的。
“哼,滾回去,聽參吧!”
柱忽然翻了臉,厲聲喝斥王盛元。
聽參,指的是,封疆大吏上摺子,公開彈劾屬下的官員。
照朝廷的慣例,只要是總督彈劾部下的摺子,從無不允之理。
王盛元當即嚇得兩腿發軟,心臟狂跳不止。
要知道,只要柱派人詳查,抄家殺頭都是輕的。
“中堂饒命,中堂饒命啊……”王盛元癱軟在地上,痛哭流涕的苦苦求饒。
王盛元敢大肆走私,仗的是華彬的勢。
現在,柱要拿王盛元開刀,華彬自然要出面阻止了。
“好弟弟,賞個薄面吧?”
華彬嘆息道,“你真要宰了他,只怕會牽連到家母她老人家啊。”
不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