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五年的發展,灤州已經成為整個帝國,最朝氣蓬勃的工業重鎮。
在灤州,既有鍊鋼廠,也有緞鋼廠,還有就近設立的火藥局、槍炮製造廠、水泥廠、和織布廠。
值得一提的是,從英國請來的織布工匠戴維斯發明了“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
靈感來自於偶然。
那天晚上,戴維斯回家時,不小心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紡紗機。當時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把紡紗機扶正。但是當他彎下腰來的時候,卻突然愣住了,原來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紡紗機還在轉,只是原先橫著的紗錠變成直立的了。
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幾個紗錠都豎著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不就可以一下子紡出更多的紗了嗎?
戴維斯非常興奮,馬上試著幹,第二天他就造出了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這是最早的多錠手工紡紗機,裝有8個錠子,以羅拉喂入纖維條,適用於棉、毛、麻纖維紡紗。
因戴維斯的女兒名叫珍妮,所以命名為珍妮紡紗機。
柱得知了訊息後,當場拍案而起,不僅立即獎勵了戴維斯五千英鎊,並又掏了三萬英鎊,買下了他的技術專利權。
三萬五千英鎊,是個啥概念呢?
這個時代,妥妥的英國前十大富豪。
機器已經發明出來了,柱完全可以不花一分錢,就將珍妮紡紗機佔為己有。
但是,殺雞取卵的蠢事,柱肯定是不可能幹的。
人的本性,就是追逐名利。
戴維斯的一夜暴富,告訴了所有的英國工程師和科學家們,東方大國真有技術的金礦可挖。
更重要的是,柱心裡非常清楚,和軍事重工業不同,紡紗機屬於是輕工紡織業。
以前的課本上,講世界史的時候,以極大的篇幅,描述了羊吃人的“圈地運動”。
這個時代,由於機械工人凱伊發明飛梭技術,織布機械的生產率大大提高。
但是,織布需要的棉紗,卻還是依靠眾多家庭手工業的紡車慢慢紡出來。所以棉紗供不應求,收購價格較高。
“珍妮機”的發明,使棉紗的生產率,獲得了極大提升。
看過老電視劇大染坊的兄弟,肯定都知道,洋布擠垮土布,靠的就是生產效率的極大提高,導致洋布的成本,比土棉布低得多。
如今的華夏帝國,蒙古地區少說有上億隻羊,江南地區既有桑,也有麻。
更重要的是,西域地區,由於日照時間長,再加上乾旱的緣故,是棉花的天然高產區。
由於人工運河的挖通,只需要在西域的阿克蘇地區,就地將棉花加工成棉布,再將棉布從陸路運輸至敦煌,就可以走水運,轉運至東部地區了。
廣大的西域地區,阿克蘇種棉花,水源充足的地方種糧食,水源不足的地方養羊,就可以形成源源不斷的經濟內生性的良性迴圈。
糧食自己吃,棉花織成棉布,商人們吃不掉的產量,都由朝廷統一收購之後,再轉賣至於中西部地區。
從中西部地區換回鹽巴、銀子和各種先進的鐵器,時間一長,就解決了西域移民們的生計問題。
至於東部地區嘛,普遍種桑織麻和養蠶,這就具備了大規模生產麻布和絲綢基矗
嘿嘿,這意味著啥?
中歐貿易之中,除了傳統的茶葉、瓷器和絲綢之外,還可以傾銷棉布、麻布。
棉布和麻布,屬於是生活必需品,只要價格足夠低,整個東南亞的好幾千萬人,就是天賜的大市場啊!
算大帳,柱掏的三萬五千英鎊,雖然是一筆史無前例的鉅款,卻絕對是超值。
而且,有了錢的戴維斯,還可以繼續發明創造出,幾十錠,甚至是上百錠的紡紗機。
不能錢生錢的技術,就是消耗資源的無底洞。
柱大筆一揮,抽調能工巧匠,在蘇州、杭州、寧波、大沽口、泉州和廣州,同時建設了六座近代手工紡織廠。
歷史的老記憶,改革開放之後,首先具備出口創匯能力的企業,就是國營的紡織企業。
輕工賺錢,重工保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三年後,就在柱賺得缽滿盆滿之時,戴維斯又發明出了64錠的紡紗機。
這一次,兜裡有錢了的戴維斯,就不肯再把專利技術賣給柱了,他自己掏腰包,建立了一座工藝更先進的紡紗廠。
柱並沒有動用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