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等柱率軍趕到密雲的時候,卻得到了一個天大的壞訊息:阿進泰已經率軍繞過了長城,殺進了關內,且去向不明。
柱馬上就警覺了,一定是有人反了水,暗中放了阿進泰入關。
胤礽當了三十幾年太子,即使被廢過一次,他的潛勢力也絕對不容小覷。
擊敗阿進泰,對於柱來說,頂多算是替父將功折罪。
若是護駕之功,那就迥然不同了。
於是,柱果斷下令就地紮營。然後,寫了奏請回援的摺子,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去了暢春園。
康熙不修長城。不管是外長城,還是內長城,很多地段都是破敗不堪的。
阿進泰的熱河駐軍,因為要就近鎮壓蒙古人的緣故,幾乎全是精銳的騎兵。
騎兵,這就意味著,機動力強,行軍速度快。
可是,柱在密雲等了一天,也沒等來康熙的迴音。
這個時候,就要看如何抉擇了。
穩妥一點的話,柱就待在密雲。
只是,這麼幹的話,不管康熙有無出事,柱都佔不到任何的便宜。
無旨的率軍回援,看似風險巨大。實際上,只要拿捏了其中的分寸,很可能獲益匪淺。
只是,火器營的炮甲參領巴圖坎,卻不肯陪著柱一起冒險。
“帥,無旨,誰敢亂動,視同謀反。下官不敢吶!”
康熙治軍極嚴,巴圖坎是真的不敢亂動。
柱有充足的動機去搏一把,巴圖坎又不是柱的嫡系,他圖個啥呀?
巴圖坎不肯就範,柱還真不能宰了他。
擅殺八旗火器營的參領,就算是柱將來護駕有大功,也是個天大的汙點,肯定會在康熙的心裡頭,扎進去很深的一根刺。
不過,不殺巴圖什,並不意味著,柱這個主將不敢軟禁他。
三十個子母炮甲隊,能帶走一個,就多一分勝算。帶走兩個,賺一個,反正是多多益善。
結果,經過一個下午的威逼利誘,只有五個子母炮甲,願意跟著柱回援暢春園。
說實話,柱已經滿意了。於是,他領著不足千人,快速的向暢春園那邊,趕了過去。
由於軍情緊急,除了火器營的炮甲實現了騾馬化之外,柱的老部下們,只能靠兩腿趕路了。
不過,柱也沒和巴圖什客氣,直接把所有炮甲的騾馬,都給徵用了。
柱是主將,他有權這麼幹,不樂意給馬的炮甲官兵,都被槍托揍得鼻青臉腫了。
尼瑪,不殺你們,難道還不敢用槍托砸幾下麼?
不跟柱一條心的,有必要客氣啥?
搏前程的賭一把,絕對不是請客吃飯!
柱雖然沒有和阿進泰交過手,但是,他知道,阿進泰的目標,肯定是放在了康熙的身上。
康熙若是回了京城,以阿進泰的幾千人,完全沒有勝算。
所以,據柱的估計,阿進泰領兵進了長城之後,肯定是想偷襲暢春園,打康熙一個措手不及。
派去暢春園的六百里加急,至今杳無音信。據柱的研判,八成是被太子的人,給截斷了官道。
從密雲到暢春園,大約兩百里地。
柱率領著自己的部下,沿著懷柔和順義一線,快速的往回趕。
正常情況下,大清的綠營官軍,每天只能行軍三十里。
八旗馬軍,則是每天行軍五十里。
柱搶了火器營的幾百匹騾馬後,就採取了一半人騎騾馬趕路,一半人步行的方式,急行軍趕往暢春園。
到了中途休息的時候,步行和騎騾馬的官兵,彼此再互換,依此類推。
這麼做的好處是,大家都很辛苦,但不會特別疲勞。
這個時代的行軍,不管是日行三十里也好,還是五十里也罷,都是在儲存戰體力基礎上的合理行軍距離。
柱是去救駕的,也不在乎騾馬將來是否掉膘,是否會累死的問題。
所以,第一天,柱就快速的趕到了順義城外。
大軍宿營的時候,伙伕們架起大鍋,加班加點的炒米。
順義城內的駐軍,沒有接到上頭的軍令,不敢放柱進城。
因為是夏天的緣故,氣溫很高,即使是野外宿營,也並無大礙。
柱心裡有數,他屬於是擅自回軍救駕的範疇,本沒打算進城去享福。
將糧食車圍一圈,在向四面派出警戒哨後,大家就都抱著槍,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