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這一天,朝廷明發上諭,定於立秋之後,開始木蘭秋獮。
康熙在位的中晚期,幾乎年年都要去木蘭圍場。
這個主要是,準噶爾汗國一直未滅,蒙古草原上的野心家們,又和準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大清入關後,一直執行的一個基本國策,便是聯合蒙古諸部,壓制中原。
蒙古不安,則天下不寧。
柱奉命整頓兵馬,準備護駕北上熱河。
按照康熙的吩咐,受柱節制的兵馬,共有分兩種。
其一是,內務府包衣三旗三營。所謂的三營,指的是由包衣組成的護軍營、驍騎營和前鋒營。
包衣三旗三營,不設都統和副都統,參領就是營裡的最高長官。
只是,這三營裡,每營裡皆有三個參領,分別是滿洲、蒙古和漢軍。
這麼一來,皇帝的身邊親兵之中,誰都沒掌握最大的兵權,彼此制約,互相監督。
比如說,柱的岳父富察·常德,就是三營之一的驍騎營下正白旗漢軍參領,手下掌握著一千多兵馬。
這一千多人,看似不多,真到了山陵崩的時候,很可能起到關鍵性的援軍用。
總之一句話,柱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他手裡掌握的兵馬,越多越好,絕不嫌少。
“卑職參見總管大人。”
包衣三營的九個參領,一齊扎千請安,拜見前來巡視的柱。
包衣三旗三營,一直是守衛皇宮的重要軍事力量,屬於禁衛軍的性質,太過敏感了。
柱即使兼管了他們九個,也不會輕易去動三營的內部人事。
到目前為止,康熙並未絕對信任柱,只是慢慢的試探著予以重用而已。
柱也是個知道分寸的傢伙,只在嫡系的勇銳營裡折騰,而不太管其餘的營頭。
“諸位,都坐吧。”
柱很客氣的讓了座。
“謝總管大人。”
九個參領表面上還算恭順,先拜謝了,才各自落了座。
“諸位,即將開始的秋獮,事關重大,必須切實備戰,莫要馬虎大意。”
柱掃視了全場一週,特意做了提醒。
在座的都是皇帝的親兵,柱也不怕他們走漏了風聲,便提前透了口風出來。
“稟總管大人,卑職的營中,尚缺三百多餘匹戰馬,還請總管大人,奏明皇上,儘快予以補齊。”
驍騎營的蒙古參領額策,率先站出來,說出了他的難處。
堂堂皇帝的親兵,居然缺馬,如果柱不是內務府總管,確實是難以置信的。
但是,柱知道,額策說的確是實情。
內務府所屬的上駟院,是專門替皇家養馬的機構。上駟院裡,單單是專門的馬場,就足有幾十處之多。
可是,上駟院所屬的馬場,戰馬的死亡率高得驚人。
簡單而言,馬場裡的十匹小馬駒,養到成年之後,至少要死八匹以上。
這麼高的死亡率,原因嘛,其實大家都知道。但是,誰都不敢吱聲。
柱的鐵桿兄弟孫承運,以前窮的時候,就曾專門倒賣過皇家牧場的御馬,柱豈能不知道其中的貓膩?
但是,柱並不打算深究缺馬的事兒,他點了點頭,說:“本總管會專門奏明皇上,替你補齊所需的戰馬。”
內務府的腐敗狀況,康熙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明規則就是,在貪婪成性的內務府裡,只要忠心於皇上,別的事兒都是可以睜一眼閉一眼的。
連康熙都不管,除非柱的腦袋搭了鐵,才會插手去得罪人。
柱今天過來,就是要真正解決問題的。
平日裡,這些人不管怎麼貪汙受賄,柱都是懶得去管的。
但是,這次去熱河,很有可能要上戰場,和蒙古的野心家們對決。
這九個參領的兵馬,既然歸入柱的麾下,總不能還沒開戰,就自己潰散了吧?
額策開了頭後,剩下的八個參領,紛紛跟著提了各種要求。
怎麼說呢,僅從這些五花八門的要求,柱已經看清楚了八旗兵的本質:日益腐朽!
不過,柱也沒指望這些人,可以幫什麼大忙。
咳,只要不給柱添亂,也就算是立功了。
柱對九個參領的要求並不高,他們手下的戰馬必須配齊,糧草必須備足,方便追殺敗退的蒙古人。
勇銳營的排槍戰法,已經被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