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隔壁村去賭。因此,李村的人都戲稱李大福是“逢酒必醉,逢賭必輸”。
李國偉沒錢給他,李國偉的大哥當然也不服氣給錢給他拿去賭。眼看過年了,李大福看著別人家都在歡天喜地的買年貨,燻臘肉臘腸,而自己家冷冷清清的,什麼都沒有,兩個兒子沒有一個人送錢來給他過年。所以,他就來找村長告狀來了。
年底也是李國慶最忙碌的時候,但作為村長,他還是很負責任的接待了李大福。他對李大福說:“你託人帶話給你那兩個女兒,讓她們明天中午回家一趟,我到你家去開個家庭會。”
李大福眨巴一下眼睛:“是我兒子不養我,怎麼要叫我女兒回家呢?”
“你先讓她們回來,明天你就曉得了。”李國慶說。
李大福雖然有些疑惑,但還是按照村長的要求照做了。第二天中午,李大福的兩個女兒如約回到家中,一家人圍坐在桌前等待著李國慶的到來。過了一會兒,李國慶來了,李國慶走進屋,看到李大福的兩兒兩女都在家,看著眼前的情景,心中不禁感嘆這家人的現狀。
李國慶坐下來,目光緩緩掃過眾人,然後語氣嚴肅地開口道:“兒子女兒都是父母的孩子,現在父親老了,無法再自力更生,需要你們贍養。所以,你們自己商量一下,看看誰來負責種田地,給他提供大米和食物;而其他不種田地的人,則需每月按時支付贍養費。”
李大福的大女兒聽到這裡,立刻皺起眉頭表示反對:“我們已經嫁人了,家裡的事情實在管不了那麼多!”她的態度堅決,似乎不願承擔這個責任。
接著,李大福的二女兒也附和著說道:“是啊,家裡的田地財產我們一點份額都沒有,為什麼還要讓我們來養活他呢?”她的語氣帶著不滿和抱怨。
李國偉則無奈地搖頭,表示自己無力承擔這個責任。他說:“我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連自己都難以維持生計,又如何能夠養活他呢?”他的聲音裡透著無奈和無力感。
李國偉的大哥聽到這些話後,不禁感到十分氣憤。他怒視著弟弟,大聲斥責道:“成天坐在大樹下與別人閒聊,難道錢和糧食會從天而降嗎?我願意幫忙種田地,可以保證他有足夠的米飯吃,而且還能隨意取用。此外,蔬菜方面,他可以到我們家的菜園裡摘取,這樣你們只需支付一些油鹽費用即可。至於過年過節的時候,我也會邀請他到我們家去吃頓好吃的。”他的言辭裡充滿了對弟弟的憤怒和失望。
李國慶微微頷首,語氣堅定地向他們宣告:“這房子和這田地,李國偉的兩個姐姐都擁有應得的份額。”接著,他繼續說道:“那麼,按照我們當前的最低生活標準,你們姐弟三人,每人每月需給予父親二十塊錢。至於平日裡若有疾病或傷痛,就由四姐弟平均分攤醫藥費,你們意下如何?”
李國偉的大哥聽後,稍作思索便點頭應下。然而,那姐弟三人卻如被驚擾的蜂群,紛紛表示出強烈的不滿與堅決的反對。姐妹倆言辭激烈地辯駁道:“在我們李村,向來沒有這樣的規矩!嫁出去的女兒,哪有回來供養父母的道理?我們堅決不養!”
李國慶苦口婆心地講了一堆道理,試圖說服他們。他甚至讓李大福立下保證,從今往後不再涉足賭局,僅靠領取生活費度日。然而,那姐弟三人卻像吃了秤砣般鐵了心,一個勁地搖頭,嘴裡嘟囔著:“我們沒錢啊!自己的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哪還有餘錢來供養老頭子!”
李國慶無奈地嘆了口氣,說道:“不管你們願不願意,父親都是一定要贍養的,這是你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我今天好聲好氣地跟你們商量,你們卻執意不聽,只怕等到法院來強制執行的時候,你們需要支付的費用只會更多。”
姐弟三人都覺得李國慶只是在嚇唬他們,尤其是那對姐妹花,她們堅信自己佔理,就演算法院的人真的來了,也不可能強迫她們出錢贍養父親。李國偉則顯得有些怯懦,他心裡清楚作為兒子,贍養父親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他如今連自己的生活都難以維持,又從哪裡去找錢來養活父親呢?此外,他心中一直怨恨著父親,如果當年父親沒有放走那隻雞,何玉鳳就不會與他離婚,那麼他李國偉現在也不至於淪落到如此地步。因此,他選擇與父親分開過,平日裡甚至連話都不願多說一句,更別提打招呼了。
李國慶看著李大福,語重心長地說道:“大福叔,你去鄉里找法庭,把事情跟他們說清楚,他們會給你一個公道的。”李大福聽了,點了點頭,心裡雖然有些忐忑,但還是決定按照李國慶的話去做。
李大福來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