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理智之後,開始仔細琢磨這件事情時,卻意外地發現如果讓弟弟去做上門女婿,其中似乎隱藏著一些好處。
只要弟弟成功入贅到李大興家中,便意味著弟弟再也不會回到這裡與自己爭奪房產和田地等家產了。如此一來,這實際上等同於自家又將一個“女兒”嫁出門外,而且還能夠節省下一大筆用於支付彩禮的費用。畢竟按照常理來說,如果是男方入贅女方家庭,理應由女方給予男方彩禮才更為合理。
這樣反覆思考過後,李大強越發覺得入贅實在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既能夠順利成家立業、娶妻生子,又無需花費一分一毫的彩禮錢財。此外,家中所有的田地和財產也將全部歸自己一人所有。
此時此刻,李大強不禁暗自咒罵起來:究竟是哪個挨千刀的混蛋制定了那條所謂男子不得入贅、女子不可招婿的荒唐村規啊!不過話說回來,還是李國慶看得透徹啊,他說的沒錯,這入贅和招婿原本就是挺不錯的選擇嘛。尤其是當李大強意識到倘若讓弟弟去入贅,就能避免支出那筆高昂的結婚費用時,他突然間領悟到,相比起金錢利益而言,那一點點微不足道的面子問題根本無足輕重。
所以,過了幾天,李大強一臉訕訕的對老母親說:“我跟弟弟談過了,他非要到李大興家做上門女婿不可。唉,看他這麼大年紀了,過了這個村怕沒這個店了。依我看,只要弟弟能娶到老婆,成個家就好了,管它是入贅還是娶呢。我們就別攔著他了,隨他去吧。”
張氏聽了,微微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她心裡其實是高興的,李大興家家規好,在村裡也是出了名的,兒子能進他們家,她自然是滿意的。只是之前一直是大兒子阻著攔著,她也不好跟大兒子翻臉,就只能由著他自己慢慢琢磨去。現在看到精明的大兒子終於想通了,她也鬆了一口氣,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小兒子一向孝順,以前拿了工資,每次回家都會給她塞錢。那些錢她都小心翼翼地存在櫃子裡,就想著將來給小兒子娶媳婦用。這麼多年來,她一直盼著這一天,現在,終於用得著這筆錢了。她不禁想起了小兒子小時候的模樣,那個總是跟在她身後的小男孩,如今也已經長大成人,要成家立業了。
張氏的眼眶微微溼潤了,她知道,這是幸福的淚水。她盼這一天可盼得太久了,曾經,看到小兒子落泊回鄉時,她都以為她等不到這一天了。
李國慶聽說李大強對李大發和李芳芳的婚事橫加阻攔後,正準備抽個時間回去好好勸勸李大強,沒想到就傳來了李大強終於同意讓李大發到李芳芳家做上門女婿的訊息。
李國慶對李大發說:“你哥可能只是一時思想轉不過彎來,到底是個覺悟高的人,自己琢磨一下,也想通了。”
李大發淡淡一笑,輕輕嗯了一聲。心裡想的卻是:還是老母親有辦法,這是逼著哥哥不得不同意呢。他若不同意,就得出錢幫他娶老婆,他那個精明過頭的哥哥怎麼可能會出錢幫他娶老婆?這不,為了不出這筆錢,不還是連自己口口聲聲講的“臉面”“老規矩”都不要了嗎?
李大興夫婦確實對李大發的貧窮毫不介意。當他們得知李大發與自己的女兒確定了戀愛關係後,考慮到兩個人的年齡都不小了,為了方便兩人共同做事,避免來回奔波,便催他們去領了結婚證。緊接著,他們就開始積極籌備建造新房子的事宜。
訊息一經傳出,張氏便悄悄行動起來。她將自己辛苦積攢下來的那些錢仔細地塞進一隻破舊的蛇皮袋裡,然後小心翼翼地出了門。還特意選在人煙稀少的下午出門,這個時候,村民們多數還在田地裡勞作,路上少有行人。
一路上,張氏左顧右盼,生怕被人發現。來到李大興家門前,她又謹慎地觀察了一下四周,確定沒有人後,才敢躡手躡腳地走進門。
一進門,張氏就迫不及待地將李大興往堂屋裡拉。進入堂屋後,她才放心地將那隻蛇皮袋遞給李大興,壓低聲音說道:“這些錢是我們大發的,給你們建房子用。”接著,她又再三叮囑李大興,千萬不要將此事聲張出去,尤其不能讓李大強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