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透過現象看本質
何玉鳳跟王思茹一樣,是個直腸子的人,她也不怕得罪李國慶,當著李國慶的面告訴王思茹:“你別看李村離市裡不遠,簡直還活在舊社會里,我們那裡婦女的社會地位在舊社會都沒有新社會李村的低。你說窮點就窮點吧,這年頭,農村也沒有幾家富裕的。一家人在一起,總得同甘共苦吧?李村呢?有點好吃的好喝的都要讓男人先吃,剩多少女人再吃。”
王思茹嚇得睜大了一雙圓眼睛:“還,還有這種事?現在的家庭,哪家不是一家人一起上桌吃飯的?”男女不同桌吃飯的事,在她看來,只是傳說中那種古時候的大戶人家才有的事,想不到八九十年代的農村,也會存在這種現象。
李國慶趕緊說:“我們家就是一家人一起上桌吃飯的,不存在這種歧視現象,而且,而且現在改革開放了,相信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少。”
何玉鳳冷哼一聲,臉上露出一絲不屑:“算了吧,國慶!你可別因為想娶老婆就昧著良心說瞎話啊!你們村子什麼樣,你心裡難道還不清楚嗎?那些女人連飯都吃不飽,衣服都穿不暖,卻還要承擔田地間的重體力活。而男人們呢,家裡有點什麼好吃的好喝的就先吃了,剩下的才給女人吃,還經常打牌賭錢,讓女人們累死累活地為那個家拼命。”
李國慶看著王思茹那張嚇得蒼白的小臉,不好再打斷何玉鳳,只好由著她繼續說下去。
其實,李國慶對於何玉鳳所說的這些情況並不陌生。在他們村子裡,確實存在一些傳統觀念和生活方式導致的問題。女性往往承擔了更多的家務勞動和農業生產工作,而男性則相對較少做家務。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於農村地區,在城市中也有類似的情況。
李村的多數男人都認為:做家務是女人的事。哪個男人也做家務的話,就會被別人嘲笑。而那些娶不上老婆的光棍,往往是大家嘲笑的物件。大家都認為正是因為他們沒有本事娶老婆,家裡沒有女人,才不得不自己做家務。那些能幹的大老爺們,能娶得上老婆的男人,哪個需要自己動手做家務呢?
然而,這並不能代表整個村莊的男性都是如此。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情況,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逐漸改變。雖然傳統觀念仍然存在,但越來越多的男性開始意識到平等分擔家務和責任的重要性。此外,政府也在積極推動性別平等和婦女權益保護,透過各種政策和措施來改善農村地區的現狀。當然,要徹底改變這種狀況還需要時間和努力。作為一個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李國慶深知家鄉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但同時,他也看到了家鄉的美好和潛力。他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未來一定會變得更好。
本來,如果何玉鳳不跟王思茹說,李國慶也打算找個合適的機會跟王思茹說說他們村的情況的。他可不想步李國偉的後塵,將何玉鳳娶回去了,才讓何玉鳳自己慢慢去了解他們村,瞭解了他們村的諸多陋習後,這不,馬上就離了婚。
“我跟李國偉也是在廠裡打工認識的,當時並不曉得現代社會還會存在這樣一個奇葩村莊。結了婚了,回去吃酒時跟那些婆娘媳婦一起做事,才漸漸知道李村是這樣一個村風極不好的村子。告訴你本來我也想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算了,反正我在外面打工,不回李村,那些人也氣不著我。可是生孩子得回去生,好方便家婆照顧坐月子呀。”何玉鳳嘆口氣,搖搖頭說道:“這一回去啊,我的媽呀!我算是見識到了什麼叫窮山惡水出刁民。村裡的男人都是大男子主義,女人根本沒有地位可言。而且村裡的風氣特別差,賭博、吵架、盜竊等事情時有發生。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個地方,真的是太可怕了。”
王思茹聽得目瞪口呆,她從來沒有想過還有這麼落後和愚昧的地方。她看著何玉鳳,心中充滿了同情和憤慨。
說到何玉鳳坐月子的事,李國慶簡直有點無地自容,好像當初放了那隻雞的人是他一樣。
“其實,我本也不願回家,可家婆說,如果只為照顧我而不顧家裡其他人,他們可能會因為不會做飯而捱餓肚子,所以我才不得不回李村。生產那天早上,我親眼看見家婆抓了一隻雞,她說等我生完孩子後,就殺了給我補身子。誰知,當得知我生了個女孩時,家公立刻將雞放走,還說要留著它下蛋,捨不得殺掉。”
王思茹聽後又一次驚訝得合不攏嘴:“生個孩子,連口雞湯都喝不上嗎?”女人生孩子,素來有闖鬼門關一說。有句俗語叫“闖得過喝雞湯,闖不過見閻王”。以前窮得沒有吃的沒有穿的,也無話可說,現在讓月婆子吃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