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才脫下自己那件破棉衣,換上女兒買的新棉衣棉褲,靠在床頭睡著了……
因為明天就過年了,晚上李國慶和王思茹就在李村的家裡住下了。回家時一直是李國富抱著女兒。李玉兒也去開會,開始要騎在爸爸脖子上,後來睡著了,李國富就抱著她。
這一年來李國慶家變化最大的是李國富,他看到村上那麼多光棍,看到了離婚後李國偉懶散頹廢的樣子,心裡多少是有點感觸的。所以,他也懂得珍惜自己的老婆了,可不想讓自己的老婆對自己也寒了心,離他而去。
楊小婷看到丈夫願意跟自己商量事情,也聽得進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了,就以李大興那幾兄弟家為例,讓他好好想想,為什麼人家的日子會過得那麼好?主要是人家不賭博,再就是團結和睦。特別是李大興家,夫婦倆生了三個女兒,但是他們並不因為沒有兒子而吵鬧,更沒有像某些沒有兒子的人家一樣自暴自棄,不努力。相反的,他們比別人更努力,日子也比別人過得更紅火。
以前李村那些沒有兒子的家庭,因為想著女兒終歸是要嫁出去的,不需要攢錢給女兒送彩禮結婚,也不需要建新房子給女兒住,想到自己沒有兒子就等著絕戶了,基本上都是得過且過,日子過得沒盼頭也沒奔頭,都不會努力去讓自己家的日子過好來。
楊小婷說:“現在時代不同了,你若是還抱著以前那些老輩們的舊思想不放,以為女兒不需要花錢送彩禮不需要住新房子,一點不努力,那你很快就會落於人後。並且在我們農村,比的是什麼呢?哪個能不能幹,日子過得好不好,看一眼他家的房子不就知道了?以前的老一輩的人總以為新房子是幫兒子建的,他們卻沒想過,自己也是要住幾十年的。如果有能力讓自己住得舒適點,我們為什麼不努力?生個女兒怎麼啦?我為自己建房子住不可以麼?為女兒建房子住不可以麼?”
李國富覺得妻子說得很有道理,附和妻子道:“對,我們就建新房子給自己住。並且還要送女兒讀書。女兒還小呢,等她長大了,如果能幹的話,以後或許就跟小叔小嬸一樣,成為城裡人了。”
李國富讀了初中畢業,也懂得思考問題。到農場去做事時,聽那些婦女們家長裡短的說多了,心裡就會拿別人作個比較,也會拿自己去跟別人作比較,看人家是怎樣做的,自己是怎樣做的,哪些方面人家做得更好。
花生米事件給他的教育很深刻,在女兒分花生米給他吃時,他就在心裡深刻的反省了自己,那時才覺得自己有時真的自私得連個孩子都不如。從此以後,他試著去接受女兒,愛女兒。這才發現他有個這麼乖巧可愛的女兒,現在他可是把女兒當寶貝了,甚至比楊小婷還寵著她。
這不,今年他們家也得了張優秀家庭的獎狀。楊小婷貼獎狀時笑著說:“我們家這張獎狀,功勞最大的是國慶和思茹,其次是國富。”
“不,我覺得功勞最大的是哥哥。”王思茹說,“這一年來哥哥的變化最大,越來越優秀了。”
一句話說得李國富在一旁紅了臉。
李大祥打趣說:“有沒有我的功勞呢?沒有的話明天我都不好意思吃豬腳了。”
“有有有,這張獎狀獎的是優秀家庭,全家人都有功勞。”李國慶說,“任何一個家庭裡,只要有一個人做得不夠好,都拿不到這張獎狀的。”
秦芬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縫:“瞧瞧我們家,這日子真是越過越好了。對了,過了年我們也建棟樓房來住吧。這兩年小婷他們也賺到不少錢,加上年前賣大豬的錢,夠建一棟兩層樓的房子了。”他們家今年養了六頭大肉豬,平時的油鹽錢由那兩頭母豬負擔就夠了,小玉兒又還沒讀書,家裡沒有負擔,個個都能幹活,又齊心協力的,這日子就越過越紅火起來了。
李國富進房間放女兒睡好,走了出來,說:“明年再幹一年,年底才建吧,要建就建三層,你們四個老的不方便爬樓梯,就住一樓,然後二樓三樓我們兄弟倆各住一層。每層剩下的房間就做客房,小婷和思茹的孃家都遠,有親戚來也好住下。”
李國慶忙說:“不建那麼多層也可以,我們在市裡有房子,不太回家住的。不過到明年年底才建也好,那樣茶園有收入了,我也能出點錢,過了年就建的話,我還真拿不出錢,今年賺到的錢我和大發準備用來修路。”
“還是要建三層的,這樣更方便,想在哪住就在哪住。”李國富說,“年底建也不要你出錢,這個家你出的錢還少麼?電視還是你買回來的呢。你那農場那茶園都需要資金來週轉的,那麼大個攤子是需要用錢來維持的,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