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共鳴現象,或許正是道統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李若靈立於大殿中央,三件聖器的光芒在她周身流轉。透過歷練時傳訊符記錄的資訊,她發現了一個令人驚喜的現象。
當傳人們在雷霆峽谷中聯手佈陣時,他們之間產生的並非簡單的力量疊加,而是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能量共振。這種共振不僅增強了陣法的效果,更讓參與者對道的理解有了質的提升。
\"把第一隊的人叫來吧,\"她對明月說道,\"我想先從他們開始研究這個現象。\"
很快,張遠、李明、王霜、蘇雨薇和周天明就來到了大殿。透過銀鏡的記錄,他們重新觀看了自己在峽谷中聯手時的場景。
\"你們當時是如何配合的?\"李若靈問道,天命印記在空中勾勒出他們當時的站點陣圖案。
李明第一個回答:\"最初是按照道統教導的'五行聯絡法'來排列,但在實踐中,我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變化。\"
\"對,\"蘇雨薇補充道,\"我們的力量並不是簡單地疊加在一起,而是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節奏。就像...就像是幾條溪流匯聚成河,既保持各自的特點,又形成了新的流向。\"
林峰聽後若有所思:\"這種現象,在劍道中也有類似的體現。當多位劍修配合時,劍氣之間也會產生共鳴。\"
\"讓我們再試一次。\"李若靈站起身,示意五人按照當時的方式排列。天命印記的光芒籠罩著他們,記錄著每一個細微的變化。
五人依序站定,開始嘗試重現那種共鳴。起初,每個人的力量都是獨立的:張遠的氣息沉穩如山,李明的力量靈動多變,王霜的能量鋒銳如冰,蘇雨薇的推衍之力若隱若現,周天明的劍意則銳不可當。
\"放鬆心神,\"李若靈指導道,\"不要刻意去追求配合,讓自己的力量自然流動。\"
隨著她的指導,五人的狀態漸漸發生變化。他們的力量開始互相呼應,形成了一種奇妙的韻律。這種韻律不是刻意追求的統一,而是在保持個性的基礎上達成的和諧。
就在這時,天命印記突然發出強烈的共鳴!金色的符文在空中流轉,勾勒出一個複雜的能量圖案。這個圖案既顯示出五人力量的獨特性,又展現出它們之間的聯絡。
\"我明白了,\"明月透過銀鏡觀察道,\"這種共鳴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它不是強制性的統一,而是一種自然的協調。\"
李若靈點頭認同:\"這正是道統追求的境界。道不是要抹殺個性,而是要在差異中找到和諧。\"
她走到圖案前,手指輕點其中的關鍵節點:\"看這裡,每個人的力量都保持著自己的特點,但又能與其他人的力量形成呼應。這種呼應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在理解彼此的基礎上自然形成的。\"
林峰補充道:\"就像一首樂曲,每個音符都有自己的音色,但合在一起卻能奏出動人的旋律。\"
這個發現讓所有人都興奮不已。這意味著道統不僅能夠培養個人的修為,更能夠讓不同特點的修士達成某種特殊的配合。
\"讓我們做個更大膽的嘗試,\"李若靈提議道,\"把其他隊的人也叫來,我們要看看這種共鳴能在多大程度上擴充套件。\"
很快,其他三隊的傳人也來到了大殿。二十人按照特定的方式排列,在三件聖器的光芒籠罩下,嘗試重現那種共鳴。
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嘗試。不同於五人小隊,二十人的配合要複雜得多。每個人的力量特點都不相同,要在保持個性的同時又能與其他人產生共鳴,這需要極高的理解力和控制力。
\"不要追求完全的統一,\"李若靈提醒道,\"保持自己的特點,但要留心感受其他人的存在。\"
漸漸地,一種奇妙的變化開始出現。二十人的力量開始形成不同的層次,就像一個立體的能量結構。有的如山般沉穩,作為基礎支撐;有的似水般流動,負責能量的傳遞;有的鋒銳如劍,擔任突破的角色;有的靈動多變,用於調節平衡。
\"太神奇了,\"陳默感嘆道,\"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他人的存在,但又不會被他們的力量影響到自己的發揮。\"
確實如此。在這種共鳴中,每個人都能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這不是靠外力安排的,而是在相互理解中自然形成的秩序。
就在這時,三件聖器突然同時發出強烈的光芒!它們的能量場與傳人們的共鳴產生了某種特殊的互動,形成了一個更加宏大的能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