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華夏的戰鬥機發動機專案!(1 / 2)

漠北。

一處大型航天發動機科研基地內,氣氛壓抑得讓人窒息,彷彿空氣都凝固了。

會議室內,一個四十來歲卻兩鬢斑白的中年男子,身著實驗室白大褂,死死盯著眼前那疊疊絕密設計圖紙,眉頭擰成了一個 “川” 字,滿心的焦慮幾乎要溢位來。

這位便是燕大電子資訊學院的副院長 —— 林宇!

蘇葉剛剛完成了可控核聚變、量子計算機以及晶片領域的重大研究。

可控核聚變的成功突破,為能源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讓人類在清潔能源的探索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量子計算機的問世,極大地提升了計算速度和效率,為科研和技術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而晶片研究的成果,更是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使華夏的晶片產業實現了從追趕到超越的跨越。

此前蘇葉負責的專案,從全國各個領域抽調了頂尖的教授專家。

這些專家都只負責專案的部分內容,專案完成後,大多數人都迅速回歸到各自的科研專案中,林宇就是其中之一。

在晶片專案裡,他在晶片基地基地奮戰了一個月,完成自己負責區域的模組零件製作後,便匆匆離開了。

也正因為這份功勞,讓他在五十歲不到的年紀,就成為了燕大電子資訊學院的副院長!

然而,三個月前,他又被緊急抽調至一個神秘的科研基地 —— 五代航天戰鬥發動機的研究基地!

這個研究專案已經持續了將近十年。

作為飛機的 “心臟”,航天發動機向來被譽為高階製造業領域的 “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一個國家航空實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獨立製造出超高效能的航天發動機。

但華夏航天發動機的研究起步太晚了,比其他頂尖國家足足晚了三十年。

雖說在後續的科研專案中,科研學者們摸著石頭過河少走了一些彎路,可彎路少了,技術和經驗的積累也跟著匱乏了。

華夏缺的就是這方面的經驗,根本無法獨立完成高效能航天戰鬥發動機的研究。

這就導致目前華夏頂尖的戰鬥機發動機,全部依賴從國外進口高精尖的向量渦輪推進發動機,使得國內研發的頂尖戰鬥機一直無法實現量產,就像是被國外卡住了脖子,動彈不得!

所以,十年前,關於五代航天發動機的研究正式立項。

林宇被抽調過來,就是為了突擊解決發動機執行電路整合設計方面的一些棘手問題。

他和一眾科研專家夜以繼日、爭分奪秒地工作,好不容易完成了電路設計和發動機的整體組裝,才讓這臺完全由華夏自主研發的五代航天戰鬥發動機的第一臺試驗機得以誕生!

就在今天上午,天氣不錯,他們滿心期待地迎來了五代發動機的試飛階段。

可誰能想到,僅僅幾分鐘後,就傳來了試飛失敗的噩耗!

這一訊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瞬間讓整個科研基地陷入了混亂和恐慌之中。

所有人都慌了神,手忙腳亂地開始排查問題。

此刻,一位年近花甲的老者,神色凝重地站在會議室前臺,目光掃過臺下一眾滿臉疲憊的科研學者,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急切地問道:

“諸位,關於這次試飛失敗,大家有什麼想法?問題查出來了嗎?再這麼拖下去,我們十年的努力可就白費了!”

其中一位研究人員立刻站起身,聲音帶著幾分顫抖地說道:

“檢測結果出來了,問題出在好幾個地方,首先是渦輪葉片的精度,還是有細微偏差,然後……” 眾人屏住呼吸,靜靜地聽著,會議室裡安靜得能聽到針掉在地上的聲音。

一直到彙報結束,會議室前面的老者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

“其他方面先不說,這渦輪葉片的精度都測試過多少次了,怎麼還是達不到標準?供給材料的那幾家集團公司到底在搞什麼?難道要我們重新換設計圖紙嗎?這時間根本來不及啊!”

好不容易在最近的這段時間,華夏的機床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升,讓以前很多無法突破的製造方案,現在可以完美解決。

尤其是一些精密零件,現在也可以全部製造出來。

和他們同期立項的其他科研基地,有的已經成功製造出五代運輸機的發動機,還有的製造出了各種型號的無人機和導彈。

可他們的航天戰鬥發動機研究,耗費了整整十年的心血,卻在試飛時遭遇了這樣的慘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