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巡狩天下(2)(2 / 3)

這樣的處理結果既體現了張循的寬嚴相濟政策,也給了那些罪行不嚴重的貪官汙吏網開一面的機會。

張循高舉胡蘿蔔加大棒政策的目的正在於此。

他深知自己的系統提問次數有限,無法親自管理每一個郡縣的官員,更無法對每個八品、九品的芝麻官都進行詳細的詢問和調查。他必須精打細算地使用每天的系統問答次數,確保每一次提問都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因此,他希望透過這樣寬嚴相濟的政策來引導官員們主動交代問題,加快巡狩天下、清理地方吏治的速度。

離開盧氏縣後,巡狩隊渡過洛水河,向西南方向行進。一路上,山水相依,景色宜人,但張循沒有停留。

他肩負著更重要的使命,要察民情、糾冤案、懲貪腐,而不是遊山玩水。

隨後,巡守隊經過京兆郡的商縣、上洛縣,抵達藍田縣,每至一處,張循都受到了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並順道清理了幾個貪官汙吏。

藍田縣地處長安南部,風景秀麗,山川如畫。然而,張循並未在此過多停留。

按此次巡狩的路線,待從西域沿河西走廊歸來時,必將經過長安。屆時,再細細體察這繁華之都的風貌,感受那千年古都的厚重與繁華,也不遲。

過了藍田,張循一行便南下翻越秦嶺,沿著險峻的子午道,進入了漢中郡。這次,張循並未如往常般在各縣逗留,而是直奔漢中郡的郡治南鄭縣而去。

南鄭縣內,張循的到來引起了一陣不小的轟動。官員們紛紛前來迎接,百姓們也夾道歡迎,他們臉上洋溢著期待與喜悅,希望能一睹這位傳說中的華朝開國明君風采,感受他帶來的溫暖與希望。

在南鄭縣,張循逗留了整整三天。這三天裡,他不僅聽取了郡長的彙報,還親自查閱了案卷,接見了多位百姓,瞭解百姓疾苦,傾聽他們的心聲與訴求。

在他的嚴查之下,十多名違法亂紀的官員被嚴懲不貸,他們或貪汙受賄,或欺壓百姓,如今終於落得了應有的下場,還有二十多人因畏懼而主動交代了問題。

除此之外,最讓張循震怒的還有一起漢中郡成固縣的冤假錯案。

商戶老闆李傑,本是一個勤勞本分的生意人,他靠著自己的努力與誠信經營著一家布莊。幾年前當洛陽紡織廠改用蒸汽機提高生產效率、成本大幅降低後,他不辭辛勞從洛陽紡織廠批發了一批布料回來賣。

這本是利民利己的好事,卻因為進貨價便宜、出貨價比原來低而影響了成固縣當地豪強張雲的生意。

張雲此人心狠手辣,他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勾結成固縣的刑房與捕班官吏,編織了一場粗糙的冤案。

李傑被屈打成招,承認他的布匹不是從洛陽進的,而是從張雲倉庫裡偷的。最終,這位無辜的商人含冤而死,留下了悲痛欲絕的家人和憤憤不平的百姓。

這樣明顯的冤案居然被辦成了鐵案,顯然張雲在成固縣權勢真的不低。

事實上也是。

他不僅有錢有勢,還善於利用與張魯的遠房親戚關係經營人脈,又打著與皇帝張循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虎皮,唬住了不少地方官吏。

他們沆瀣一氣、一起發財,將法律與公正拋諸腦後。

在張魯被調離漢中,前往交州就任交州州長後,張雲最大的保護傘就是漢中郡副郡長張懸。

這位副郡長是張魯的一位堂弟,朝廷本意是將張魯調離漢中後,讓張懸當副郡長以穩定當地張氏家族之心。

然而,結果卻出乎意料地培養出了一個張氏保護傘,將張雲這樣欺行霸市的不法奸商給保護了起來。

在李傑蒙冤而死後,他妻子趙氏立即帶著年幼的兒子改嫁。她深知自己勢單力薄無法為丈夫伸冤,於是選擇了忍辱負重的生活方式。

她表面上改嫁他人,實際上卻在暗中收集證據、尋找機會為丈夫討回公道。幾年過去後,張雲等人甚至都已經忘了李傑的事兒。

他們乾的壞事兒太多了,加上李傑遺孀沒鬧,所以這一起並不顯眼的冤案几乎被塵封在歷史的長河中。

然而,沒料到的是,當皇帝張循進駐漢中郡、開始接受百姓舉報時,趙氏突然帶著孩子跑到官府擊鼓鳴冤。

她聲淚俱下地訴說著李傑的遭遇,請皇帝為她冤死的前夫李傑做主。

張循聽聞此事心中震動,於是親自審理此案,呼叫系統外掛嚴查每一個細節。

在他的干預下,真相很快就浮出了水面。張雲的罪行一一曝光,其背後的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