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燒當羌歸附(2 / 3)

們的勞動成果,更代表著家鄉的未來和希望。

趙辛並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他利用自己的經驗和資源,將這種特色水果推向了縣城、郡城,甚至冀州城的水果市場。同時,他還積極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斷提高水果的品質和產量。

隨著特色水果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家鄉的經濟實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村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他們開始修建更漂亮的房屋、購買更先進的農具和裝置,整個村莊都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趙辛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始終將村民們的利益放在首位,為他們謀求更多的福祉和利益。他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活動,為那些需要幫助的孤寡老人或殘疾人提供支援和援助。他的事蹟傳遍了整個地區,成為了人們心中的楷模和榜樣。

張循也在關注著趙辛的動態,他時常收到趙辛寄來的信件和生活寫實畫作,瞭解著趙辛家鄉的發展和變化。每當看到趙辛和鄉親們取得新的成就時,他都會感到無比欣慰和自豪。

趙辛的信件,讓張循能夠更多地瞭解農村基層的生活狀況,和改革在農村的落實情況,為他提供了不少的決策幫助。

=

華朝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農業器具日益精進,其設計之巧妙、工藝之精湛,遠超往昔。

鋼鐵鑄就的犁鏵深耕大地,釋放出土壤深處的肥力;高效的收割機械在金黃的麥田中穿梭,如同神奇的魔法,瞬間將豐收的果實收集入倉。

糧食產量因此節節攀升,不僅滿足了華朝境內數千萬民眾的口糧之需,更有餘力向外輸出,成為穩定周邊地區經濟的重要基石。

工業產品同樣豐富多樣,從精美的瓷器到堅固的鋼鐵製品,從便捷的交通工具到複雜的機械裝置,華朝的工業體系如同一臺巨大的機器,源源不斷地生產出滿足人們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所需的各類商品。

這些產品不僅質量上乘,而且價格親民,使得華朝民眾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街道兩旁,商鋪林立,商品琳琅滿目,人們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幸福的笑容。

與此同時,與華朝接壤的各個國家或部落,卻仍處在相對原始的生產狀態。他們使用著簡陋的工具,耕作著貧瘠的土地,生活艱辛且充滿不確定性。

當華朝的繁榮景象透過各種渠道傳入這些地區時,無疑在他們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他們開始意識到,與華朝相比,自己的生活就像是被遺忘在原始森林中的野人,落後而貧瘠。

這種強烈的對比,讓越來越多的人產生了歸附華朝的念頭。

移支國的主動歸附,無疑為這些動搖中的小國或部落樹立了一個榜樣。他們看到,歸附華朝不僅意味著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更意味著能夠享受到華朝強大的軍事保護和文化薰陶。

這種誘惑,對於那些渴望改變現狀、追求更好生活的國王或首領來說,無疑是難以抗拒的。

當然,在權力與利益的交織中,大多數人緊握著手中的權利,是不願輕易放手的。

他們擔心歸附華朝後,自己的特權地位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失去原有的權力和榮耀。但也有一些開明的國王或首領,他們看到了華朝的強大和繁榮,也看到了自己國家與華朝之間的巨大差距。

他們深知,如果繼續故步自封,只會導致國家越來越落後,人民越來越貧窮,最後有可能被人民推翻,強行加入華朝。

於是,他們選擇了主動歸附,希望透過這種方式,為自己和族人帶來更好的未來。

太平十四年(207年)的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在這個金色的季節裡,與涼州接壤的燒當羌首領雅丹,向華朝奉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國書。

在這份國書中,他表達了自己願意率部下數萬羌族人民歸附華朝的意願,並懇請華朝皇帝張循應允。這份國書,不僅是對華朝強大實力的認可,更是對燒當羌未來命運的抉擇。

張循接到國書後,深知這是華朝打入青藏高原內部的絕佳機會。他毫不猶豫地同意了雅丹的請求,並在當地設立了燒當縣,讓雅丹擔任縣長,歸入涼州金城郡管理。

這一舉措,不僅鞏固了華朝在西部地區的統治地位,更為後續開發青藏高原地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燒當羌歸附後,得到了華朝工業實力的充分支援。西海(青海)鹽池,這個曾經被忽視的資源寶庫,在華朝的開發下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先進的開採技術和裝置被引入,使得鹽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都得到了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