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成了紙糊的玩具。西城牆在連續的炮擊之下,開始出現了裂痕,隨後是爆炸聲中,城門碎裂,城牆被炸塌了三處。這一幕,不僅讓城內的敵軍士兵驚恐萬分,也讓毗溼拔摩的心中充滿了絕望。
文丑一聲令下,華軍停止炮擊,步兵攜帶步槍、手榴彈攻進了城內。
城內的天竺守軍雖然人數眾多,號稱十萬,但在華軍的現代化武器面前,卻顯得如此不堪一擊。他們之中,許多人並非真正的戰士,而是被迫徵召的奴隸、貧民,甚至是別國摩臘婆部落的成員。對於這場戰爭,他們心中充滿了恐懼與迷茫。
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打仗,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為別人付出生命的代價。當華軍的槍聲響起,當手榴彈在身邊爆炸時,他們的內心被恐懼所佔據,有的人四散奔逃,有的人跪地求饒,祈求一線生機。
毗溼拔摩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無奈與悲痛。他深知,自己已經無法改變這場戰爭的結局。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固執地拒絕投降,想要鼓舞士氣決一死戰。他高聲呼喊著,試圖激發士兵們的鬥志。
然而,他的呼喊似乎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士兵們已經失去了信心,他們不再相信這場戰爭還有勝利的希望。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兩名平日裡對毗溼拔摩忠心耿耿的大將,竟然在關鍵時刻反戈一擊。他們深知,繼續抵抗下去只會喪生,而投降或許還能爭取一線生機。
其中一名將領聲音低沉而堅定地對毗溼拔摩說道:“陛下,華軍是天兵,我們打不贏的。為了大家的性命,我們只能將你獻給華軍,以換取大家活命的機會。得罪了。”
說完,他率領部下向毗溼拔摩的親兵衛隊發起了突然襲擊。
毗溼拔摩一邊奮力揮劍,幫助身邊的親兵砍殺那些叛軍,一邊怒目圓睜,口中怒吼著:“你們這群逆賊,叛國投敵,不得好死!”
他的聲音在戰場的喧囂中顯得那麼微弱,卻又充滿了不屈與憤怒。然而,這憤怒的咆哮並未能挽回敗局,也未能喚醒那些已經心生怯意、渴望生存計程車兵們的忠誠。
在兵敗如山倒的大局之下,忠誠似乎變得脆弱不堪。曾經那些誓言要效忠於國王、與王朝共存亡的將士們,此刻在生死麵前,許多人選擇了沉默、旁觀,甚至有人為了立功,悄悄地加入了攻擊國王親兵衛隊的行列中。
他們渴望透過抓住國王,來向華軍示好,以此換取一條生路,一份功勞。這樣的背叛,讓毗溼拔摩的心如刀割,但他卻無力改變這一切。
隨著戰鬥的持續,毗溼拔摩的親兵衛隊逐漸減員。那些曾經與他並肩作戰、生死相依的勇士們,一個個倒在了血泊之中。有計程車兵在絕望中選擇了跪地投降,以保全性命;而更多的人,則是被叛軍和加入叛軍的原將士們砍殺殆盡。
毗溼拔摩看著這一幕,心中充滿了悲痛與憤怒,但他知道,自己已經無法挽回這一切了。
就在叛軍即將抓住毗溼拔摩,將他五花大綁送到華軍面前立功領獎的那一刻,這位西薩特拉普王朝的國王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他高舉手中的劍,目光堅定而決絕,彷彿在這一刻,他看到了王朝的輝煌與榮耀,也看到了自己的歸宿。然後,他將劍鋒一轉,狠狠地往自己的脖子上一抹。鮮血瞬間噴湧而出,染紅了他的衣襟,也染紅了這片戰場。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毗溼拔摩高聲喊道:“西薩特拉普王朝永生不滅!”
毗溼拔摩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王室的尊嚴與榮耀,也用自己的死,為這場戰爭畫上了一個悲壯而深刻的句號。
這一幕,對於叛軍來說,無疑是巨大的震撼。他們看著這位曾經高高在上的國王,如今卻以如此悲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敬畏與感慨。
然而,事已至此,他們也無奈,只能最後抬著毗溼拔摩的屍體,向華軍投降。
國王已死,其他人自然更加沒有了浴血奮戰的理由。無論是西薩特拉普王朝的將士,還是摩臘婆人計程車兵,都在華軍那恐怖的步槍和手榴彈的威脅下,紛紛選擇了投降。他們知道,繼續抵抗只會帶來無謂的犧牲,而投降或許還能保住一條性命。
當文丑走進這片戰場,看到擺在地上的毗溼拔摩屍體時,他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意。
於是,他向毗溼拔摩的屍體敬了一個軍禮,然後對眼前數以萬計的降兵降將說道:“雖然毗溼拔摩負隅頑抗,造成了我軍一定的損失,不過他這種寧死不屈、與國家共存亡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敬仰。因此,請毗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