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傳說,也不輕信歷史書上的。”他接著說道:
“在古代四川這塊地方,據我所知,出了三個治水的英雄,一個秦國的李冰,一個是蜀王鱉靈,還有一個自然是鼎鼎大名的大禹。”
韓陽道:“鱉靈是誰?好像從來沒聽過。”
王大恆道:“那你一定聽過另外一個人——杜宇,據說當年蜀王‘杜宇’被迫把王位讓給治水有功的英雄鱉靈,心裡十分痛苦,以至於死後變成了杜鵑,夜夜啼叫,嘴巴吐血,所謂‘望帝春心託杜鵑’,望帝是杜宇的年號。”
這句詩韓陽不陌生,他隨口唸出:“‘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是唐朝詩人李商隱的一首愛情詩啊,聽你說,那個杜宇是因為江山丟了才化作杜鵑夜夜啼哭?”
方採菱笑道:“也許那個鱉靈,不但搶了杜宇的江山,還搶了他的老婆,他江山美人都沒有了,所以才那麼傷心的。”
王大恆說:“很有可能,不少專家認為鱉靈是篡位的。當時我看到那個手拿鐵鏟的人像,也想到了是鱉靈,但又看不出那兩個字是什麼意思,於是我想到了大禹,而且認出了那兩個字。”
“什麼字?”眾人問。
王大恆道:“根據傳說,古蜀人向來有石頭崇拜的傳統,他們認為其祖先是石頭裡出來的,就像孫悟空一樣,有史書記載大禹就出生在四川北部的一個山村,也就是岷江流域上游,那裡有一片石林,石林中有一塊巨石面朝西北方向,那巨石上便刻著兩個字:石紐。”
“石紐?”眾人從來沒聽過這個古怪的名字。
“沒錯。”王大恆將巨石的兩個字臨摹下來,道,“你們看,是不是石紐兩個字,這個‘紐’字的左邊是一個蠶一樣的蟲子,代表糹,右邊是一個醜的字。要知道古代的四川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穿上絲綢衣服的人,他們有個偉大的祖先和國王,就叫蠶叢。”
眾人點頭稱是,那個“石”字是不容置疑的,那個“紐”也是越看越像。
韓陽問:“那大禹的畫像旁邊有隻黑熊是什麼意思?”
王大恆道:“你們難道沒有聽過大禹治水的故事嗎?說大禹為了治理水患,三過家門而不入。結婚後也只在家裡待了三天。他的妻子塗山氏給他送飯,他囑咐她以他的鼓聲為號,不準提前。為了打通山路,大禹變成巨熊,用爪子開山劈石。有次一塊石頭被踩飛了,正巧擊中設在工地上的鼓。塗山氏以為是丈夫發的訊號,趕忙把飯送來,卻看到丈夫是頭熊,嚇得變成了石頭。大禹回頭看見,急忙指著石婦的肚子喊:‘啟,啟!’,意思就是‘開,開!’石婦的肚子果然開了一個洞,把裡面的兒子送了出來,這孩子就取名叫啟。也就是後來建立夏朝的夏啟。”
甄真說:“你的意思是大禹是熊精變的?”
王大恆道:“大禹是個偉大的英雄,到你嘴裡就成了妖精了。過去的人們,英雄崇拜,認為他們的英雄是無所不能的,連諸葛亮都會奇門遁甲撒豆成兵,大禹能幻化成巨熊有什麼奇怪的。”
韓陽說:“或許大禹當時馴養了一直巨熊,那巨熊幫他一同劈石開路,只是後來的傳說,為了突出英雄的偉大,將他說成了幻化成熊。我也看過一個故事,說西藏一座喇嘛廟,也是在巨熊的幫助下修建的,據說那裡現在還有熊留下的爪印。”
王大恆說:“嗯,沒錯,傳說就是這樣,三分真實七分虛構,所以我認為那石碑的畫像是大禹,那黑熊可能就是當年幫他一起治水的巨熊,或者就是他豢養的藏獒什麼的。而他旁邊手執權杖的那位,應該是他的兒子夏啟,夏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國家夏,可以說是全中國第一個王,自然也會受到家鄉父老的崇拜。就像安徽鳳陽出了個皇帝朱元璋,現在還為鳳陽人所津津樂道一樣。”
大家都點頭稱是,方採菱一直安靜地聽著,此時也不得不對王大恆另眼相看了,笑道:“看不出你整天嬉皮笑臉的,其實還知道得挺多的。”
王大恆自嘲道:“在你看來我本來是不學無術,腹內草莽的了?”
方採菱悠悠的說:“中國從來不缺滿腹經綸的學究,卻很少有實踐家,如果你能利用你的知識,將我們帶出森林,我才真正地佩服你。”
王大恆故意逗笑道:“把你帶出森林,你是不是以身相許啊?”
方採菱生氣地將手中的半個紅薯就丟了過去,道:“想死啊?”
王大恆頭一偏慌忙避過,又伸手硬生生地接住了那塊紅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