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朝堂有靠便可大成。若決意入秦為商,不韋豈能不求助於綱成君?”
“好也!”蔡澤拍案讚歎一句,卻又突然壓低了聲音,“不韋呵,可知應侯書簡所言何事?”呂不韋搖搖頭:“書簡私件,不告不知。”蔡澤哈哈大笑一陣,竟是滿面紅光:“今日此酒飲得痛快!來日老夫酬答!”
三、奇策考校 太子府一團亂麻
疑團廓清,蔡澤頓時精氣神大爽,著手謀劃入手路徑。
立嫡雖則繁難,然根基卻只有一點:在諸王孫中遴選出真正的賢能之才。只要這一根基立定,其餘的利害關涉自有老秦王殺伐決斷。但是,恰恰是遴選賢能這件事最難做,否則,老秦王也不會讓一個統政丞相拋開政務來做此事。就實而論,此事難在三處:其一,以何尺度取賢?也就是說,以何家學問為基準查勘考校?戰國之世,百家爭鳴流派紛呈,除了專攻經濟民生(如農家水家工家醫家等)與玄奧之學(如星相家堪輿家陰陽家易家名家等)的諸多流派,其餘“顯學”幾乎家家都是治世經國之學,其中最顯赫者便有法、儒、墨、道與王道之學,時人號為“經緯五學”。雖說秦為法治之國,法家之學居地位顯赫,但以戰國求賢之道,卻從來無分學派軒輊。當年秦孝公的《求賢令》便是正規化,只求“能出奇計而強秦者”,而絕不限定學派。自孝公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用人之道更趨明朗——只要恪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