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亞心態’,就是把每一件與性有關的事視為禁忌的一種態度。佛洛伊德在從事心理治療時發現嬰兒也會有性反應,因此他的說法是有實驗根據的。他也發現有許多形式的精神失調或心理失調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的衝突。後來他逐漸發展出一種我們稱之為‘靈魂溯源學’的治療方式。”
“什麼叫靈魂溯源學?”
“考古學家藉著挖掘古老的歷史文物以找尋遠古時代的遺蹟。
首先他可能會找到一把十八世紀的刀子。再往地下更深處挖掘時,他可能會發現一把十四世紀的梳子,再向下挖時,可能又會找到一個第五世紀的甕。”
“然後呢?”
“同樣的,精神分析學家在病人的配合下,可以在病人的心靈深處挖掘,並找出那些造成病人心理失調的經驗。因為根據佛洛伊德的說法,我們都會把所有經驗的記憶儲藏在內心深處。”
“喔,我懂了。”
“精神分析醫師也許可以追溯病人以往的一個不幸經驗。這個經驗雖然被病人壓抑多年,但仍然埋藏在他的內心,咬齧著他的身心。醫師可以使病人再度意識到這個‘傷痛經驗’,讓他或她可以‘解決它’,心病自然就可以痊癒。”
“聽起來很有道理。”
“可是我講得大快了。我們還是先看看佛洛伊德如何形容人的心靈吧。你有沒有看過剛出生的嬰兒?”
“我有一個呀歲大的表弟。”“當我們剛來到這世界時,我們會用一種直接而毫不感到羞恥的方式來滿足我們身體與心靈的需求。如果我們沒有奶喝或尿布溼了,我們就會大哭。我們也會直接表達我們對身體上的接觸或溫暖擁抱的需求。佛洛伊德稱我們這種‘快樂原則’為‘本我’。我們在還是嬰兒時,幾乎就只有一個‘本我’。”
“然後呢?”
“我們帶著我們內心的這個‘本我’或‘快樂原則’長大成人,度過一生。但逐漸地我們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需求以適應環境;我們學到如何調整這個‘快樂原則’以遷就‘現實原則’。用佛洛伊德的術語來說,我們發展出了一個具有這種調節功能的‘自我’。這時,即使我們想要或需要某個東西,我們也不能躺下來一直哭到我們得到那件東西為止。”
“當然哼。”
“我們可能會很想要某樣外界無法接受的東西,因此我們會壓抑我們的慾望。這表示我們努力要趕走這個慾望,並且將它忘記。”
“喔。”
“然而,佛洛伊德還提出人類心靈中的第三因素。從嬰兒時期起,我們就不斷面對我們的父母和社會的道德要求。當我們做錯事時,我們的父母會說:‘不要那樣!’或‘別調皮了,這樣不好’!即使長大成人以後,我們在腦海中仍可以聽到這類道德要求和價值判斷的回聲。似乎這世界的道德規範已經進入我們的內心,成為我們’的一部分。佛洛伊德稱這部分為‘超我’。”
“是否就是良心呢?”
“良心是‘超我’的一部分。但佛洛伊德指出,當我們有一些‘壞的’或‘不恰當’的慾望,如色情或性的念頭時,這個‘超我’會告訴我們。而就像我說過的,佛洛伊德宣稱這些‘不恰當’的慾望已經在我們童年的初期就出現過了。”
“怎麼會呢?”
“我們現在知道嬰兒喜歡撫摸他們的性器官。我們在沙灘上經常可以看到這個現象。在佛洛伊德那個時代,兩三歲的嬰兒如果這樣做,馬上就會被父母打一下手,這時也許媽媽還會說:‘調皮!’或‘不要這樣’!或‘把你的手放在床單上’!”
“多病態呀j”
“我們因此對每一件與性和性器官有關的事情有了一種罪惡感。由於這種罪惡感一直停留在超我之中,因此許多人——佛洛伊德甚至認為是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對性有一種罪惡感。而根據佛洛伊德的說法,性的慾望和需求事實上是人類天性中很自然而且很重要的一部分。就這樣,人的一生都充滿了慾望與罪惡感之間的衝突。”
“你難道不認為自從佛洛伊德的時代以來,這種衝突已經減少了很多?”
潛意識“確實如此。但許多佛洛伊德的病人面臨非常強烈的衝突,以至於得到了佛洛伊德所謂的‘精神官能症’。舉例來說,他有一個女病人偷偷愛上她的姊夫,當她的姊姊因病而死時,她心想:‘他終於可以娶我了!’可是這種想法與她的超我有了正面衝突。於是她立刻壓抑這種可怕的念頭。換句話說,她將這個念頭埋藏在她的潛意識深處。佛洛伊德寫道:‘這個年輕的女孩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