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為你催眠,叫你去把窗戶開啟。當你被我催眠時,我告訴你當我用手指敲桌子時,你就要起來把窗戶開啟。接著,我開始敲打桌面,你也就跑去開窗子。事後,我問你為何要開窗戶,你也許會說因為房間裡大熱了。可是這並不是真正的理由,只是你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因為受到了我催眠時的指令而去做那件事。這就是所謂的‘合理化’。”
“嗯,我明白了。”
“我們幾乎每天都有這種‘兩面式溝通’的經驗。”
“我那個四歲的表弟可能沒有什麼人陪他玩,所以每次我去,他總是很高興。有一天我告訴他我得趕快回家去找我媽。你知道他說什麼嗎?”
“他說什麼?”
“他說,她是笨蛋。”
“嗯,這確實是一個合理化的例子。你的表弟所說的話並不是他真正的意思。他真正想說的是要你不要走,可是他太害羞了,不敢這樣說。除了‘說溜嘴’和‘合理化’之外,還有一種現象叫做‘投射,。”
“這是什麼意思。”
“就是把我們內心試圖壓抑的特點轉移到別人身上。譬如說一個很吝嗇的人會說別人斤斤計較,而一個不願承認自己滿腦子想著性的人可能愈容易對別人成天想著性的樣子感到憤怒。”
“嗯。”
“佛洛伊德宣稱,我們每天的生活裡面都充滿了這類潛意識的機轉。我們時常會忘記某個人的名字,在說話時摸弄自己的衣服,或移動房間裡隨意放置的物品。我們也時常結結巴巴或看似無辜地說錯話,寫錯字。但佛洛伊德指出,這些舉動事實上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是意外的或無心的。這些錯誤事實上可能正洩漏我們內心最深處的秘密。”
“從現在起,我可要很小心地注意自己說的話。”
“就算你真的這樣做,你也無法逃避你潛意識的衝動。我們應該做的其實是不要太過努力把不愉快的記憶埋藏在潛意識中。因為那就像是試圖把水鼠巢穴的入口堵住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