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1 / 4)

小說:掃黃打非風雲錄 作者:孤悟

他特地選擇了這個星期天,最後一次來到省紀委,他怕干擾機關的正常工作,他更怕自己和同志們遭受惜別之情的折磨,他是一個從不流淚的人,他也不願意看到別人的眼淚。他反對鋪張浪費,大吃大喝,省紀委機關也沒有人敢提出為他舉辦什麼告別酒會,他平時下基層都是吃工作餐,經常工作到深夜都是吃一碗泡麵充飢。他沒有時下官場中流行的高血壓、高血糖等富貴病。由於長期的超負荷工作,不能按時吃飯,卻落下了低血壓的毛病。今天他要離開這間熟悉的辦公室,熟悉的小院,和朝夕相處的同志們告別,他心潮起伏難以抑制,他開啟自己用了三十多年的那枝黑杆老式英雄金筆,那是三十多年前他擔任車間主任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時全國總工會發的獎品,用自己工工整整、一絲不苟的字寫下了這封信:省紀委機關全體同志們:我即將告別我工作了十四年的紀檢工作崗位去政協工作,我感謝同志們十四年來對我工作的理解、支援和幫助。反腐敗工作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沒有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我們就難以徹底純潔黨的肌體,保持黨的旺盛戰鬥力,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正是同志們的傑出奉獻精神,使A省的反腐敗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堅強有力的領導下,始終走在全國的前列,這是我引為自豪的。惟一使我感到內疚的是,我沒有能夠很好地改善我們的辦公條件,重視提高同志們的福利和待遇問題,為大家創造一個更為優越的工作環境。此外,一批有事業心、責任感的同志由於我的疏忽沒能及時地安排到更加重要的崗位上去。我將在今後的崗位上努力彌補。

在我主持工作的十多年中,雖抓了大案要案的查處,在全國造成積極的影響,但是我們的紀檢和反腐敗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將是要建立反腐敗的體制和機制,這才是遏制腐敗的治本之策,從某種意義上講後面一點更難,路也更長。我相信在中紀委和省委的領導和支援下,透過新老幾代紀檢幹部的共同努力,我們的目標是能夠達到的,我希望同志們弘揚正氣,堅持原則,善於團結,努力創新,狠抓落實,我省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一定會再上一個臺階,再創新的輝煌。

趙為民他起身打量了一下身後的書櫥,書櫥內全是圖書,他習慣性地把圖書整理了一遍,這一架子書,大致有三類,馬列著作、歷史書,還有就是反腐倡廉的專業書。他一本本地碼放整齊,一本不拿,全部留了下來。有一套他十分珍愛,經常翻閱的精裝本《資治通鑑》,他習慣性地擦了一擦,想想還是給新書記留下了。他想這些書新來的書記都能用上,書櫥中惟一被取走的是中紀委授予他特等功的證書,這是全國惟一一個授予省委一級領導人的榮譽。他最後一遍用拖把將水泥地面拖乾淨,把辦公桌、電話、窗玻璃仔細擦拭了一遍。他就要離開了,他願意留下一個一塵不染的辦公室給新來的書記。

他抬腕看了看錶,時間已將近中午,他感到了肌腸轆轆,他已答應回家與女兒、妻子一起共進中餐的。是的,十四年來這樣的機會太少,他幾乎是從來不顧家的,妻子癱瘓在床十多年,都是由大女兒照顧,為此女兒耽誤了自己的婚期,二十八歲至今未嫁,家中是離不開女兒照顧的,而他幾乎什麼也未給女兒。他把自己全身心獻給了黨的紀檢事業。

鎖上門後,趙為民把一串鑰匙從口袋中掏了出來,卸下辦公室的鑰匙交給了省紀委辦公廳的同志。他乾乾淨淨地走出了辦公室,乾乾淨淨地走出省紀委那座小院……

龔紅旗、宋瑞誠、華敏、常莎莎、劉鵬如約於晚上六時整來到了錦雞閣飯店的大廳。常莎莎是專案組請來協助鑑定海南椰風出版社的盜版圖書的,宋瑞誠就請劉鵬全程陪同了,他們自然也是願意的。他們兩人倚靠在沙發上熱烈地交談,宋瑞誠一個人獨自徘徊到大廳四周,欣賞著周圍掛的名家字畫。

龔紅旗煩躁不安地在大門口抬頭張望,不斷地抬腕看錶,嘴裡卻在嘰嘰咕咕地罵道:“何敬賢這小子還不來,不是講好六點在錦雞閣‘風入松’包間碰頭的嗎?現在已經是六點十五分了還不到。”他大睜著眼睛巡視了大廳一週,未見到何敬賢的影子。

宋瑞誠轉到他身後提醒道:“這傢伙是不是已經到包間了?”

“可能。”龔紅旗點了點頭,邁開八字步,大步流星向餐廳走去。

宋瑞誠招呼著華敏、劉鵬和常莎莎緊隨其後。餐廳的領班小姐告訴龔紅旗,‘風入松’確是何秘書所預訂,他們四人進入包間,果然包間內的圓形餐桌上擺放著五副碗筷和盤碟,像是請客的樣子。

“就是這間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