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封已經統治蜀中了,但是楚國為楚國的秘密技術,寇封沒有貿然的傳出去。目前蜀中大部分官吏,用的還是竹簡。
傳遞訊息,書信等等大多用竹簡。
董和字幼宰。
這個人是一個有才學的良臣,列入三國志蜀書之中的人物。乃是蜀中精英之一。現在的董和是作為南中那邊的太守。
是劉璋佈置在南中的一顆重要棋子。有他在,南中才能如現在一樣,與南蠻人分庭抗禮。否則整個南中早已經淪陷了。
因此董和這個人是非常受到寇封重視的。來日也可能會徵召進入朝廷,作為士大夫一員。不過,董和這個人最讓寇封重視的還不是他自己。
而是他的兒子董允。
蜀中四相,寇封已經得到了三個人,諸葛亮,蔣琬,費禕,這最後一個就是董允了。因為三國演義。
許多人都認為蜀國自諸葛亮之後,除了姜維以外,就沒有什麼大才了。其實蔣琬,費禕,董允都是很重要的一環。
姜維這個人吧,寇封不好評價。他有能力,也忠心。但礙於國力,被鄧艾壓制了一生。姜維的一生可以說是悲催的。
若是兩國國力相等,姜維未必會輸給鄧艾。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姜維在政治上的成就,就遠遠不如鄧艾了。鄧艾能夠從國力上考慮,北方大規模的屯田,都有鄧艾在這中間出謀劃策,出了很大力氣。使得魏國國力蒸蒸日上。
但是姜維卻是窮兵黷武,九伐中原,使得蜀國國力漸漸西下。這一點是事實。
所以說,姜維在武將上是一個不輸於鄧艾的天才。但是在政治上,卻是平庸的。生在國人微弱的蜀國,是非常悲催的。
而姜維九伐中原,耗費大量的國力。之所以沒有拖垮蜀國,就是因為諸葛亮之後,還有蔣琬,費禕,董允這樣的人才。
他們在政治上的作為很大,一方面,蔣琬在的時候,他堅決反對姜維北伐中原。認為應該先治理蜀國,使得國力強盛,才能談論吞併天下。
蔣琬死後,費禕掌權。費禕的政治軍事上,比之蔣琬要外向一些,他能接受北伐,但是在政治上,他也極力發展蜀國。
董允呢,則是費禕的副手。他在內壓制劉禪的寵臣黃浩,使得黃浩不敢胡作非為。在外,義形於色。幫助漸漸昏庸的劉禪,穩定住國中的局勢。
姜維九伐中原失敗,但是有這幾個人,蜀國才沒有垮掉。在蜀國最後的大才,費禕在大將軍任上被人刺死以後。
蜀國才真正的垮掉了。
劉禪在晚年漸漸昏庸,黃浩等人開始弄權。大將軍姜維甚至不敢回到成都,只能率軍在外,保全自己。
在很多人看來,姜維是蜀國後期唯一的人才。但在寇封看來,蔣琬,費禕,董允這些人才是真正的能夠穩定局勢,在政治上延續楚國國祚的人物。
當然,在軍事上姜維也是一個帥才,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蔣琬等人在政治,在後方。姜維在前方衝鋒陷陣,勇猛廝殺。
側重不同。不好說誰優誰劣。
董和在南中,而董允也在那邊。寇封早就有把董和調回成都的意圖。因為南中正是孟獲等人的地盤。
也因此,寇封聽到南中有訊息的時候,心下一驚。
莫不是孟獲這些人又鬧騰了?
現在楚國才剛剛安撫了蜀中,如找尋獵戶訓練士卒也外事生存的能力,以及指南針的製作才剛剛開始。
按照目前楚國的勢力,出兵南中勝算恐怕不大。
“呈上來。”心中雖然一驚,但是寇封的面上卻是非常的鎮定,淡淡的說道。
“諾。”小吏應諾了一聲,恭敬的把竹簡放在了寇封的岸上。隨即退下。
寇封伸手解開了竹簡上的繩子,緩緩開啟。這是南中太守董和的手書。上邊記載了孟獲的使臣在南中出發,往成都來了。
“不尊我令,而遣使臣,這是不打算臣服我大楚啊。”寇封看完之後,面上浮現出了冷笑之色。
不過,這一點也正從了寇封的意願。若是孟獲等人真心臣服,寇封才真是難辦了。只有孟獲心懷異心,寇封才能揮兵南下。
徹底平定南中,安穩南中,使得南中世世代代為楚國疆土。
這件事情,只是孟獲之事的起點。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各路太守都對寇封釋出了,接待了南中使臣的公文。
從最南方的會川等地,一直到成都南方的江陽,德陽的太守都有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