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離開了。
荀彧又看了看書簡,隨後放下。
他對郭嘉隱瞞了孫紹是“保皇黨”的事情。
只因現在的他也隱隱覺得隨著時間的推移,曹操的野心會漸漸壓過他作為“大漢忠臣”的底線。
而荀彧本人就是一個徹頭徹尾忠於大漢的人物。
在他看來,不管孫紹以後如何,多一個牽制曹操的人物總歸沒有壞處。
況且,自己的堂兄荀悅反覆強調,這孫紹乃是少有的天才,要自己多加看顧。
因此荀彧便要想辦法打消掉郭嘉對孫紹的疑慮,
只是如今看來,此事難成——郭奉孝對孫紹戒備頗深,恐怕還需從長計議。
……
……
黃忠寄信去了。
孫紹在建安縣留了接應點,可以透過書信聯絡上夷州。
他此時一人呆在客棧裡,百無聊賴。
古代就這點不好,娛樂太少。
在世家大族眼中,最好的娛樂無外乎黃賭毒——
毒便是服“散”,這屬於慢性自殺,孫紹自是敬謝不敏;
而因為自己年紀太小,黃又碰不了;
這樣就只剩下一個賭,偏生他天生賭性不大。
其餘娛樂,如騎馬、圍獵、下棋、投壺、蹴鞠,說句實話,要不是癮特別大的,古人都難得玩一回,其中有些還只是餘興節目。
所以孫紹此時只能舞劍自娛,一套自己胡編的“亂披風”劍法,倒是因為高達104的武力值,舞起來卻是有模有樣——
俗話說一力降十會,只要力道夠大,速度夠快,什麼樣的劍招都是厲害的。
舞到酣處,孫紹大喝一聲,一劍劈向院中假山,
這普普通通的裝飾劍如何劈得開石頭?頓時劍身斷成兩截,只是孫紹力大,那假山硬是被他砸開了一個大口子。
“請問孫紹公子可在此間?”
院門外響起叫門聲。
孫紹將短劍拋於一旁,上前將院門開啟。
這紫雲酒樓乃是曹操所設,後邊的院落尋常人等可進不來,所以來者非富即貴,亦或者是曹營中的關要人物。
然而此刻在門外的,是兩位少年,身後跟著四名護衛。
一位少年十三四歲,一位少年看起來倒是和孫紹同齡,但身量上卻差了半個頭。
“在下便是孫紹,不知兩位公子有何貴幹?”
那年紀大的拱了拱手,
“在下曹丕,聽聞孫紹公子‘少年英傑,四百年無出其右’之名,特來拜會。”
那年紀小的卻冷哼一聲:
“吾為曹植,想來見識見識你憑什麼那麼大名頭,吾與兄長皆詩才逸群之人,也沒有被稱作什麼少年英傑,也不知你哪來那麼大的臉敢頂著這個名聲出來招搖撞騙!”
曹丕輕輕扯了扯曹植袖子:
“勿要失禮!”
曹植卻搖了搖頭:
“兄長不也是心中不服,才與吾一同前來嗎?何必藏著掖著,看著也忒虛偽。”
曹丕忙對孫紹作揖:
“孫紹公子勿怪,舍弟年少,不知言語輕重,還望公子勿要見怪。”
孫紹挑了挑眉,這曹丕不過初中生的年紀,卻已經深諳語言藝術了。
他說曹植不知言語輕重,那意思就是說曹植只不過是說話說重了,但口中說的卻是事實。
什麼事實呢?——孫紹浪得虛名,根本不是什麼少年英傑。
孫紹微微一笑,此刻他正無聊,這曹家兄弟倆前來拜會,倒是能讓他開心開心,說不定還能刷一波好感。
這兩兄弟也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不趁他們年幼好忽悠怒刷好感度,難道等他們成年了,心智成熟了再刷?
沒有這樣的道理。
“原來是曹司空的兩位公子,快快請進。”
曹植一邊往院裡走,一邊問道:
“你認識我們?”
孫紹笑道:
“素聞曹司空有次子曹丕、四子曹植,自幼便熟讀經典,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天資超絕,非常人所及,”
他開啟觀人術,檢視了兄弟二人數值——都是未成年人,又沒有系統加持,一個智力71,一個智力59,雖然不錯,可也就那樣了,
倒是就好感度來看,曹植21,曹丕0,反而讓孫紹頗為意外,
“而紹生於武官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