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公子威武(1 / 2)

劉磐是荊州劉表從子,能力相當出眾。

與黃忠一同鎮守長沙攸縣。

他不滿足於守城,多次越境侵襲豫章郡,搶掠錢糧人口,

若江東救援不急,他便攻克城池,待援軍一到,他又攜帶大量財富人口離去,搞得孫策上火了好幾回,直到太史慈坐鎮海昏,這情況才得以好轉。

只是如今劉磐再度打上門,估計是瞅準了現在孫策新喪,孫權還未穩定江東,人心浮動的當口。

……

孫紹拉著呂蒙重新進了縣衙。

那小吏不敢攔阻報信騎士,也不敢攔阻孫策之子,此刻憋屈的要死,待孫紹進了內堂,方才罵罵咧咧:

“真是流年不利,一個兩個都是惹不得的主兒,戳嫩娘個憋啊,老子下了值,定要去找那柳三娘子洩洩火!”

孫紹進了內堂,那報信騎士正在向太史慈彙報:

“將軍,那劉磐帶了五千人,從攸縣出發,在安城分兵,分成五股,直撲新吳、上蔡、永修、建昌、吳平,請將軍早做決斷!”

太史慈此時看見孫紹兩人去而復返,皺眉不悅,

可想到孫紹畢竟是孫策之子,雖然與規矩不合,但聽一聽軍報也無大礙,這江東都是他孫家的,他還能把自己家的情報出賣給荊州不成?

太史慈思慮片刻,說道:

“速速傳令,海昏留一千兵守城,其餘四千分兵至新吳、上蔡、永修、吳平四地增援!建昌城堅,劉磐急切間攻不下來!待解了那四縣的危機,再揮師剿滅建昌城下的敵寇!”

騎士拱手,

“喏!”

“慢!”

孫紹突然開口:

“子義叔父且聽我一言。”

太史慈看向孫紹,目光十分凜冽——涉及軍國大事,你一個八歲小兒插什麼嘴?

不過到底念在和孫策的情誼上,他忍住了脾氣,沒有發作,

“說來聽聽。”

“喏,”

孫紹拱了拱手,

“叔父,此番劉磐來襲,兵分五路,十分可疑,可疑之處就在新吳,”

太史慈坐席後有一張豫章郡地圖,孫紹走上前指了指新吳的所在,

“新吳在建昌和海昏之間,若我要攻打新吳,必先攻克建昌,否則不但有腹背受敵的危險,還隨時會被來自海昏的增援圍住。

劉磐其人,乃宿將也,深諳行軍打仗的道理,斷不會如此不智的分兵攻打五地,給人逐個擊破的機會。

依小侄所見,他這是逼得我方分散兵力!前往新吳的那支部隊不為攻城,是為了截斷海昏前往建昌的增援!一旦我方分兵,新吳方面多半能拖延住我方前往建昌的援兵一段時日。

所以我大膽猜測,劉磐的主力一定在建昌,建昌才是他此番進犯的目標;而前往新吳的那支部隊承擔著截斷援兵的重任,所以必是精銳;至於其他三縣,多半是疑兵,不足為慮。”

孫紹一番分析令太史慈大為震驚。

孫紹以劉磐軍前往新吳這一反常操作作為切入點,抽絲剝繭,推斷出了劉磐軍的真實意圖,整個推理過程絲絲入扣,邏輯通暢,此時太史慈一聽,竟覺得事情十有八九便是孫紹所料一般。

“傳令!海昏留五百兵,由劉基大人(劉繇之子)守城,其餘人等隨我直殺新吳,迅速斷其一支!斥候都散出去,隨時回報各縣情況!”

“喏!”

太史慈到底沒有盡信孫紹。

不過在孫紹看來,太史慈能聽進自己的諫言,便是一樁好事。

太史慈離開縣衙前,回頭對孫紹囑咐道:

“外面不太平,你且留在海昏,不要擅動!”

孫紹拱了拱手,

“喏,子義叔父。”

他心中自有計劃,但此刻還是得表現的乖巧些。

拜別太史慈,孫紹立刻趕往了親衛們用餐的酒樓——漁慶酒樓,這家店在海昏頗有名氣,號稱海昏第一樓,一百來人進去用餐,隨隨便便就能裝下。

“公子,都尉,你們來啦!快快快,這家酒樓的餐食味道不錯!”

呂蒙大手一揮,

“還吃什麼吃?我們要出發了!”

“出發?去哪兒?”

“哪兒那麼多廢話!跟著公子走就是了,都跟上!”

一行人趕到驛站,取了馬匹,將所有補給負重都卸了下來,只帶武器和半日口糧,輕裝出城,向著西南跑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