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微寒,軍醫署大院內人聲鼎沸。各家醫館的名醫、太醫院的老臣們紛紛前來,為的就是一睹葉知秧這種新奇的醫術。昨日軍醫署治癒重症的訊息傳開後,整個京城的醫者都沸騰了。
"不用藥石,不施針法,光靠感應就能治病?"太醫院的王老皺著眉頭,"這未免太過離譜了些。"
"王大人此言差矣。"何老立刻反駁,"老夫親眼所見,葉大夫確實用這種方法治好了十幾個重症病人。"
"那也不過是巧合罷了。"一位蓄著長鬚的老醫者冷哼道,"醫道千年傳承,豈能被這種玄虛的法子取代?"
爭論聲中,葉知秧正在為一名傷患處理傷口。這是一位摔斷腿骨的商人,以往這種情況需要正骨、敷藥,過程相當痛苦。但此刻,她只是將手掌輕輕懸於傷處上方。
"有點異樣"商人原本緊張的表情突然變得驚訝,"好像有一股暖流在骨頭裡流動。"
葉知秧保持著專注,感受著對方體內的生機流轉。在她的感知中,斷骨處紊亂的氣息正在慢慢歸於平順,骨骼細胞的生長也隨之加快。
"這"圍觀的醫者們看得目瞪口呆。原本腫脹發紫的傷處,竟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退。半個時辰後,那條斷腿已經可以輕微活動了。
"江湖雜耍!"王老突然喝道,"治病救人豈能沒有章法?你這樣做,是要將千年醫道推翻嗎?"
葉知秧起身,平靜地說:"王大人誤會了。晚輩並非要推翻什麼,而是想回歸醫道本源。"
"本源?"王老冷笑,"你一個小輩,懂什麼本源?來來來,老夫倒要看看,你這套'本源醫道'如何高明!"
說著,他讓人抬來一名重病患者。這是一位年輕女子,面色蠟黃,呼吸微弱,已經昏迷多時。
"此女染上瘴氣,全身經脈俱損。"王老說道,"按我太醫院的法子,需用九轉還魂丹配合金針度穴,方有一線生機。你若能用你的'本源醫道'救她,老夫立刻給你賠不是!"
周圍的醫者頓時議論紛紛。九轉還魂丹是太醫院的秘方,更別說還要配合金針度穴,這種難度確實不小。
葉知秧並未推辭,走到病榻前仔細感受。果然,這名女子體內的生機幾近斷絕,經脈更是千瘡百孔。但在她的感知中,對方體內依然存在著最本源的生命律動,只是被瘴氣嚴重干擾了。
"請諸位稍等。"她輕聲說道,然後閉上眼睛,將感知完全集中在女子身上。
漸漸地,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原本急促的呼吸開始變得綿長,蒼白的臉色也開始泛起紅潤。更令人震驚的是,女子破損的經脈竟然在一點點自行修復!
"這不可能"王老瞪大眼睛,"經脈受損,豈能自行痊癒?"
"王大人,您覺得經脈是什麼?"葉知秧一邊維持治療,一邊問道。
"這自然是人體執行氣血的通道。"
"那麼,最初的生命如何執行氣血?在沒有經脈之前,生命又是如何延續的?"
這個問題讓在場所有人都愣住了。確實,在最原始的生命形態中,並不存在經脈這種複雜的結構。那時的生命,完全是依靠最本源的律動在維持。
"您看"葉知秧指著窗外的老槐樹,"它沒有經脈,卻能將養分從根部輸送到枝葉。江河沒有固定的河道,卻能讓水流通達四方。這才是最原始的生命狀態。"
此時,床上的女子突然發出一聲輕吟,竟然醒轉過來!眾人連忙上前把脈檢查,發現她不僅脫離了危險,經脈的損傷也已經修復了大半!
"不可思議"何老感嘆道,"這確實比九轉還魂丹更加直接有效。"
王老的臉色變了數變,最終嘆道:"是老夫孤陋寡聞了。不過,你這種方法雖然有效,但要普及恐怕很難。畢竟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這種'本源律動'。"
"正是如此,晚輩才想請教諸位前輩。"葉知秧說道,"這種方法確實需要很強的感知能力,如何才能讓更多醫者掌握,還請諸位指點。"
她這句話說到了關鍵處。在場的醫者都是一方名醫,自然明白醫道不是獨善其身,而是要普濟天下。如何將這種新的醫術更好地傳承下去,確實值得深思。
"依我看,不如這樣"一位白髮老者提議,"不如我們每日在此切磋,共同研究如何將這種'本源醫道'與傳統醫術結合。老朽雖然年邁,但求知若渴的心一直未變。"
這個提議得到了眾人的贊同。就連原本反對最激烈的王老也點頭說:"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