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霧中,葉知秧站在遠古祭壇前。自從發現這裡以來,她時常會來此感受那種最原始的醫道氣息。今天,她帶來了一個特殊的病人。
"這位是"何老看著眼前的小女孩,欲言又止。
"阿黎,城南織錦坊老闆的女兒。"葉知秧輕聲說,"生來無法說話,全身經脈閉塞。"
小女孩約莫七八歲年紀,面色蒼白,但一雙眼睛卻格外明亮。她好奇地打量著祭壇上斑駁的圖案,時不時用手比畫幾下。
"她的情況很特殊。"王老也來到祭壇,"按理說經脈閉塞之人活不過三歲,但她不僅活了下來,而且看起來與常人無異。"
葉知秧點點頭:"正因如此,我覺得她的身體或許保留著某種遠古的特徵。就像之前那些能看見生命之光的病人一樣。"
她讓小女孩坐在祭壇中央,自己則盤腿坐在對面。清晨的露水順著石縫滲入,在地面形成奇特的紋路。
"看,這些水紋"葉知秧指給眾人看,"它們的流動軌跡,與人體經脈的走向驚人地相似。"
確實,那些自然形成的水流紋路,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經絡圖。而更神奇的是,當阿黎坐在中央時,那些水紋竟然開始隨著她的呼吸而微微波動。
"試試看"葉知秧閉上眼睛,開始感受祭壇中的生命律動。漸漸地,她發現阿黎體內確實存在著一種特殊的能量流動方式。雖然她的經脈閉塞,但生命力卻透過另一種方式在周身執行。
"原來如此!"她突然明白了什麼,"阿黎的身體,本能地找到了比經脈更原始的能量執行方式。就像最早的生命形態,在沒有經絡系統時是如何生存的。"
這個發現讓在場的醫者都驚訝不已。王老更是激動地說:"這豈不是說,我們現在所謂的經絡體系,其實只是生命能量執行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方式?"
"沒錯。"葉知秧點頭,"就像江河決堤後,水流會自然找到新的路徑一樣。生命的力量總會找到最適合的方式延續下去。"
她開始嘗試用新的方法為阿黎治療。這次,她沒有試圖疏通經脈,而是順著那種原始的能量流動方式去引導。
神奇的變化開始發生。阿黎原本蒼白的臉色漸漸紅潤起來,她的體溫也變得更加溫暖。最令人驚喜的是,她突然發出了一個模糊的音節!
"這"何老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她竟然能發聲了!"
"聲音,本質上也是一種振動,一種生命的律動。"葉知秧解釋道,"當我們不再執著於固定的經絡路徑,反而能找到更自然的方式。"
接下來的治療持續了整整一個時辰。期間,祭壇上的圖案彷彿被喚醒一般,隱隱發出微光。阿黎的狀況持續改善,不僅能發出簡單的聲音,整個人也變得更加活潑。
"醫道的真諦,或許就在這'自然'二字。"王老感慨道,"我們總想著用各種方法去改變、去糾正,卻忘了生命本身就有最完美的執行方式。"
正說著,一陣清風拂過祭壇,帶來了遠處藥園的草香。葉知秧忽然想到了什麼,快步走到藥園中。只見滿園的藥草正在風中搖曳,它們的擺動軌跡竟與祭壇上的圖案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你們看!"她指著那些草藥,"它們在用最自然的方式生長,每一個擺動都是在與天地共振。這不正是最本源的醫道嗎?"
醫者們圍著藥園仔細觀察,突然發現了許多以前忽略的細節。那些看似普通的藥草,其實都在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生長。有的向陽而生,有的隱於陰處,有的相互依偎,有的獨立生存。
"這讓老朽想起了一件事。"何老說道,"小時候,村裡有個老人總是能準確找到野生的藥材。他說,只要看草木如何生長,就知道它們的性質。現在想來,這可能就是最原始的辨藥之術。"
葉知秧點頭:"是啊,最早的醫者必定是這樣。他們觀察自然,感受生命,從中領悟醫道的真諦。"
阿黎也來到藥園,她雖然還說不出完整的話,但能明顯感覺到她對這些藥草有著特殊的親近感。她蹲下來,輕輕撫摸著一株當歸,臉上露出天真的笑容。
"這孩子,或許比我們更接近醫道的本質。"王老說,"她沒有經絡的束縛,反而能直接感受生命的律動。"
午後,葉知秧讓阿黎回家休息,自己則留在藥園繼續研究。她發現,當真正靜下心來觀察時,每一株藥草都在訴說著自己的故事。它們的生長方式、與周圍環境的互動,都蘊含著深刻的醫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