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的春日,楊柳依依。新建的太醫學院前,匾額上"太醫傳習"四個大字閃耀著金光。這是葉知秋主持修建的新院落,專門用來培養醫者。
"三小姐。"一個學醫的少年快步走來,"第一批學子已經到齊了,都在大堂等著呢。"
葉知秋點頭:"好,這就去。"
走進大堂,裡面已經坐滿了前來求學的年輕人。他們來自四面八方,有的是世家子弟,有的是平民百姓,但都懷著懸壺濟世的志向。
"諸位。"葉知秋站在堂前,"你們能來到這裡,說明都有一顆救死扶傷的心。從今天起,我會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但在此之前,我要先說明幾個規矩。"
臺下的學子們屏息凝神,生怕錯過一個字。
"第一,醫者仁心。無論病人貴賤,都要一視同仁。第二,謹守醫德。切勿利用醫術害人。第三,勤學苦練。醫術之道,貴在精進。"
"是!"學子們齊聲應道。
正說著,外面傳來一陣馬蹄聲。蕭遠珩帶著幾個士兵走了進來:"夫人,邊關送來一批藥材。"
"辛苦將軍了。"葉知秋笑道,然後轉向學子們,"今天先到這裡。下午我會在藥房親自示範如何辨識藥材。"
學子們依依不捨地退出大堂。蕭遠珩走上前,看著他們的背影:"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來學醫。"
"是啊。"葉知秋說道,"自從太子登基後,朝廷大力支援醫道發展。現在各地都在設立醫館,百姓看病也方便了許多。"
"這都是你的功勞。"蕭遠珩溫柔地說,"若不是你向太子建議,也不會有今天的太醫盛世。"
葉知秋搖頭:"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二姐主持編撰醫書,商大人負責各地醫館的建設,你還派兵護送藥材"
正說著,一個小太監匆匆跑來:"葉夫人,太后娘娘身體不適,請您去看看。"
自從太子登基,冊封其母為太后後,葉知秋就經常出入後宮為其診病。這位新太后與先前的太后不同,待人溫和,對醫道也極為支援。
"我這就去。"葉知秋對蕭遠珩道,"你先去休息吧,晚些時候我再去找你。"
來到太后寢宮,卻見太后正在和葉知暖說話。
"臣妾參見太后娘娘。"葉知秋行禮。
"快起來。"太后笑道,"我這不是想你姐妹了嘛,就找個由頭把你們叫來。對了,太醫學院的事情進展如何?"
"一切都好。"葉知秋答道,"第一批學子已經開始上課了。"
"好啊。"太后欣慰地說,"皇上說得對,醫道昌盛,才是真正的盛世。對了,你二姐編撰的《醫門心法》也快完成了吧?"
葉知暖點頭:"已經到最後校對階段了。等完成之後,就可以頒發各地醫館,作為學醫的教材。"
正說著,外面又傳來腳步聲。一個宮女進來稟報:"啟稟太后,商大人求見。"
"讓他進來。"
商宋走進來,向太后行禮後說道:"微臣已經巡查了各地醫館,情況很好。只是有些偏遠地方,還缺少醫者。"
"這個好辦。"葉知暖說道,"等第一批學子出師,就可以派他們去各地坐診。"
太后笑道:"你們想得周到。對了知秋,蕭將軍這次從邊關帶回來的藥材,可有什麼稀罕物件?"
"確實有幾味珍貴藥材。"葉知秋說道,"尤其是那株千年雪蓮,可以配製起死回生的靈藥。"
"那敢情好。"太后說,"趕緊收入庫中,以備不時之需。"
正說著,一個小太監慌慌張張跑進來:"不好了!太醫院走水了!"
眾人臉色一變。葉知秋最先反應過來:"藥房!"
幾人趕到太醫院,只見濃煙滾滾。葉知秋二話不說就要往裡衝,被蕭遠珩一把拉住。
"我去!"他說著就衝了進去。
沒多久,蕭遠珩就抱著一個大箱子出來,正是存放珍貴藥材的箱子。
"藥材沒事,"他咳嗽著說,"火是從廚房起的,已經控制住了。"
葉知秋趕緊給他把脈:"你又受傷了!"
"不礙事。"蕭遠珩笑道,"保住藥材要緊。"
商宋檢查了一下現場:"應該是有人故意縱火。我在廚房發現了引火的物件。"
"查!"蕭遠珩沉聲道,"一定要找出是誰這麼大膽!"
沒過多久,縱火之人就被抓住了。原來是幾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