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醫門晨課(1 / 2)

晨光初現,葉府的藥園裡已經傳來了輕微的響動。十六歲的葉知秋正跪坐在藥案前,仔細研磨著一味珍貴的藥材。旁邊的藥爐裡氤氳著淡淡的藥香,那是大姐葉知昭正在熬製的一副偏方。

\"三妹,動作要輕些。\"葉知昭頭也不抬地提醒道,\"這味何首烏年份久遠,稍重就會破壞藥性。\"

葉知秋微微點頭,放緩了手上的力道。她能感受到藥材在砂缽中細微的質地變化,這是父親教導的\"心中有度\"。太重則傷藥性,太輕則不盡其效,需得恰到好處。

\"大姐,你說父親為何要我們天不亮就起來習醫?\"二姐葉知暖從藥房裡走出來,手裡捧著一摞醫書,\"其他大夫家的孩子可沒這麼嚴格。\"

葉知昭終於從藥爐前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深意:\"父親說過,醫者救人,不能只靠一時之勤,要在平日裡積累。就像這藥爐裡的湯藥,火候要慢慢來,才能出好藥。\"

正說著,藥園的竹門被推開,年僅十四歲的四妹蘇如意蹦蹦跳跳地走進來:\"姐姐們又在鑽研醫術啦?我剛從外面聽說,城南出了一樁怪病,太醫院的人都束手無策呢!\"

葉知秋的手微微一頓。她知道四妹雖是養女,但父親對她也是一視同仁。只是不知為何,蘇如意對醫術始終提不起興趣,整日裡更喜歡打聽外面的訊息。

\"知秋,來。\"葉知昭招呼道,\"這副藥快熬好了,你來聞聞火候可到了。\"

葉知秋放下藥缽,走到藥爐前。清晨的陽光透過竹葉的縫隙灑在爐上,藥汁的氣味若有若無。她微微俯身,仔細嗅聞。

\"火候剛好,\"她斟酌著說,\"藥香內斂,不燥不膩,應該是到了。\"

葉知昭露出欣慰的笑容:\"不錯,你在辨識藥性上的天賦,比我們都強。\"

葉知暖湊過來看了看藥汁:\"這是為誰熬的藥?配方倒是很特別。\"

\"是給東市李員外的夫人。\"葉知昭一邊小心控火一邊解釋,\"她有心疾,尋常藥方不對症。我看她脈象有異,昨晚琢磨了一宿,想出這個新方子。\"

蘇如意好奇地問:\"李員外可是很有錢的,這副藥要多少診金啊?\"

\"診金?\"葉知昭皺眉,\"父親說過,醫者重德不重利。這方子能治她的病就好,哪裡談得上診金多少。\"

正說著,一陣沉穩的腳步聲從外面傳來。四姐妹連忙整理衣冠,恭敬起身。葉府老爺邁步入園,一眼就看到了藥爐旁的情形。

\"知昭,這藥熬得可還滿意?\"

\"回父親,\"葉知昭恭敬地說,\"這是給李員外夫人的方子,我按照她的脈象特製的。\"

葉老爺走近藥爐,輕嗅了一下:\"火候倒是掌握得不錯。不過...\"他頓了頓,\"光靠一副藥,恐怕還不夠。\"

\"父親的意思是?\"葉知暖問道。

\"醫者治病,不能只看表象。\"葉老爺緩緩說道,\"這李夫人的心疾,表面看是身子虧空,實則與心結有關。光開藥方,不解心結,終是治標不治本。\"

葉知秋若有所思:\"父親是說,要先解開她的心結?\"

\"不錯。\"葉老爺欣慰地看了她一眼,\"我查過了,她這心疾是從兒子夭折後開始的。藥再好,也比不上一句暖心的話來得有用。\"

四姐妹聽得認真。這就是父親常說的\"醫者仁心\",不只是開方製藥,更要懂得病人的痛苦。

\"對了,\"葉老爺忽然說,\"今日午後,你們隨我出診。記住,看病問診不是走過場,要用心體會每個病人的苦楚。\"

說完,他轉身離去,只留下四姐妹在晨光中繼續各自的功課。葉知秋重新回到藥案前,忽然覺得手中的藥材似乎有了新的意義。

\"知秋,\"葉知昭忽然叫住她,\"你的眼光最準,來看看這藥的火候。如果要讓病人服用,還得再熬多久?\"

葉知秋重新來到藥爐前,仔細觀察藥汁的顏色和氣味。這是一門精深的功夫,需要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她回想父親的教導,漸漸沉浸在醫道的思考中。

\"再小火慢燉一刻鐘。\"她終於開口,\"藥性已經充分發揮,但還需要一些時間讓各味藥材更好地融合。\"

葉知昭點頭讚許:\"不錯,你把握得很準。這就是父親常說的'心中有尺',光靠經驗是不夠的,還要有一顆體察秋毫的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