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她看過的小說裡多是圍繞著小說主角永平伯府,關於忠勇侯府的內容少之又少,也讓她完全不瞭解這府邸的具體情況,只曉得他們與榮王世子聯姻,而後便隨著榮王造反而轟然倒塌,卻是完全不知榮王為何要造反,忠勇侯府又涉及多深。
蘇芷寒沒多說,只是再次握住蔣珍孃的雙手,輕聲道:“原先我想進二姑娘院裡,往後也好教阿孃一道進姑娘院子,也好清閒些。”
幾位姑娘往後都是要出嫁,所以院裡大小人物都得配齊全,多是一家大小進去做陪房——女兒做丫鬟,當爹的做賬房採買跑腿,當孃的做跑腿出面等雜事。
只要自己進了二姑娘院裡,再把阿孃也帶進去只是時間問題。
以上這些,便是蘇芷寒原本的打算。
隨著自己準備暫且留在大灶房,想法子攢錢贖身離開侯府以後,自是不能想著讓阿孃也到姑娘院子裡,而是得在府裡尋個其餘事做。
“現在,我想在灶房裡學學。”
“可灶房裡的位兒都有固定的人選,況且進來打雜也不比洗衣房好多少。”蘇芷寒與蔣珍娘解釋著:“我想攢些錢,也好教阿孃您趕緊換個活兒。”
蔣珍娘聽到這裡,心都軟了。她摟著蘇芷寒,那是喊了一通心肝肉兒之類的話,而後更是起身把家裡的錢匣子拿出來,大方地推到女兒手邊:“家裡所有的錢都在這裡,寒姐兒拿去用吧。”
“不用。”蘇芷寒把錢匣子推回到蔣珍娘手裡,拎起錢袋晃了晃:“我自個兒的錢,足夠了。”
“一百多文,能做啥生意?”蔣珍娘見女兒連錢也一文不要,登時心生疑惑:“租個泥爐子,買個鍋兒都不夠呢。”
“我不用買那些東西。”
“你是打算在家裡做好了帶出去賣?”蔣珍娘恍然大悟,難掩好奇:“你已經想好了?打算做什麼?”
“想好了。”
“我打算做——滷汁豆腐乾。”
“滷汁豆腐乾,我好像還是頭一回聽說?”蔣珍娘想了想,無甚記憶,她是見過豆乾的,以前村裡的富戶會教自家媳婦切成細絲,用香油拌一拌,倒是沒聽說用醬汁滷製的。
“是我從外頭聽來的。”蘇芷寒不好說手藝的來源,只好又扯了個謊,說是往日在鎮上賣東西,聽兩位穿著綢子的官人說的,據說這是官家宴席上的小食呢。
“官家宴席上的小食!?”
“沒錯。”蘇芷寒板著臉,努力忽悠自家孃親。事實上,她選擇販賣滷汁豆腐乾也是經過認真思考的。
今日逛街時,蘇芷寒便注意到當下百姓只用早食和晚食,甚至飯館中午到下午都會關門休息,唯有茶館酒樓會繼續營業。
酒館茶樓的消費有高有低,不是人人都能承擔得起的,因此有不少百姓會選擇去酒水鋪子打幾兩酒,再自行去市井買些下酒菜,拎到河邊橋邊尋個地兒坐著吃。
能看出市場的不止蘇芷寒,她路過時便見著不少丫頭婆婦拎著竹籃穿梭其間,兜售各種吃食。
蘇芷寒還湊上前,好生轉悠了圈,有賣炒西瓜子的、炸黃豆的、煮毛豆的,還有做糖醋茄之類的小食的,當然售賣鹹菜、醬菜和滷味者也有不少。
蘇芷寒起初打滷雞腸等物的主意,可轉了一圈便打消了這念頭,才曉得忠勇侯府裡把各種雜碎做菜給粗使,並不是節約開支什麼,而是當下百姓好食各種雜碎。
光是蘇芷寒今日瞧見賣各種肚羹的鋪子,市井裡便有不下十家,另有血漿鴨的、豬血丸子的、羊血腸的,真真是教人眼花繚亂。
也正因市場龐大,所以生雜碎的價格並不低廉,像蘇芷寒這般散買來做吃食的,成本還略有些高。
回程路上,蘇芷寒便一直在思考。頭回去市面上兜售吃食,那吃食的價格不能太貴,意味著原材料價格也必須儘量壓低,最好還能隨身帶著,方便進腳店或是拿到河邊橋底之類的地方叫賣。
兜來轉去,蘇芷寒的目標便落在豆腐上。如今豆腐產物五花八門,像是嫩豆腐、老豆腐、油豆腐、千張、豆渣餅乃至豆腐乳之類的都能在豆腐鋪裡見到身影,而豆腐乾也在其中。
“可光是你聽來的方子,能做得好吃嗎?咱們不如做那炸醬,定然好賣的。”蔣珍娘還心心念念著炸醬呢,想著哪日再去買條五花肉來,教女兒做來吃。
“那炸醬量大,不好帶出去。”蘇芷寒哭笑不得,連忙摁下蔣珍娘異想天開的心思:“我說的豆腐乾,並非阿孃知道的豆腐乾,明兒個我做出來,您嚐嚐就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