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老大人看了看蕭逸的背影,嘆了口氣,最終還是啥也沒說,散去了。
且不說朝歌城內蕭逸還朝紂王退避三舍。
單說說遠在他鄉的三路諸侯。
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東伯侯姜桓楚、北伯侯崇侯虎。
自打上次姜皇后刺殺之事之後,紂王心裡就一直犯嘀咕。
他尋思在四路諸侯勢力這麼大,會不會影響他的王座。
別看紂王看著精明,但是這麼簡單的陷害他是半點沒看出來。
他真信,他真就信了東伯侯姜桓楚覬覦他的江山社稷。
順帶著,連其他兩路諸侯也猜忌上了。
那麼可能有人問了,都說了是四路諸侯,為什麼少一路呢?
問得好,有個詞叫臭味相投。
這北伯侯崇侯虎,就跟紂王臭味相投。
倆人可以說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崇侯虎比之紂王,有過之而無不及!
專橫,殘暴,嗜殺……
但是他卻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忠心,對紂王忠心,對商朝忠心。
其他三路諸侯都沒什麼表示,唯獨他,膝下三子,全部都被他送到朝歌城居住。
名為居住,實為質子。
也正是因為如此,紂王對他特別放心。
但是崇侯虎真的是忠心才這麼做的嗎?
並不是,他只是因為貪戀權位,他手下有個幕僚給他出的這餿主意。
說侯爺您現在勢力太大,難保大王不會猜忌,不如將幾位公子送去朝歌居住,這樣也讓大王放心,您的爵位也就保住了。
崇侯虎一聽,這感情好啊,兒子送去就送去了,沒了再生唄。
於是崇侯虎早早的就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送到了朝歌去當人質了。
但是真別說,還真派上用場了。
這次就是因為之前崇侯虎把兒子送來朝歌,紂王才沒有猜忌他,也就免了崇侯虎的大難臨頭。
姜皇后被剜去雙目之後,紂王這邊就派出快馬三匹。
做什麼呢,請三路諸侯前來朝歌做客。
尤其是姜桓楚,這對於紂王來說那就是個定時炸彈啊!
這要是讓他知道紂王把他女兒眼睛都剜了,還炮烙雙手,各種殘忍的刑罰都用了個遍。
那姜桓楚不造反都算不得爺們。
但是現在問題就在於姜桓楚不知道。
首先這事是發生在王宮之中的,再加上紂王現在還沒宣佈廢除姜皇后的後位,所以外面很少有人知道姜皇后已經遇害了。
連朝歌的人都不知道,你尋思萬里之外的姜桓楚能知道嗎。
所以說,紂王的使者去到姜桓楚的封地之後,姜桓楚還是開開心心的接待了,並且聽聞紂王要接他去朝歌住上一段時間,也是欣然同意。
姜桓楚想的很簡單啊,紂王雖然是大商的王,但是也是他的女婿啊。
有這層關係在這呢,就跟女婿要老丈人去家裡住上一段時間,怎麼會有懷疑的道理呢。
於是姜桓楚告別了妻兒,收拾好了行禮,跟著傳信的使者就直接往朝歌趕了。
南伯侯鄂崇禹也是差不多,他的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皇子,一個嫁給了宰相的兒子,跟著朝歌城內都是息息相關的,也是沒懷疑紂王的目的,跟著使者快馬加鞭的就前往朝歌去了。
但是有一個人看出了不對。
三位侯爺中,西伯侯姬昌是個能人,他不是個普通人。
西伯侯有個最著名的成就就是,他發明了後天八卦。
說到這個可能就有人要問了,八卦不是伏羲發明的嗎?
沒錯,八卦乃是出自伏羲之手,藉由河圖洛書,衍生而來,可推演天地萬物,乃是洪荒最強推演法門,此時河圖洛書還在蕭逸手裡呢。
但是伏羲發明的叫先天八卦,而姬昌發明的,乃是先天八卦基礎上衍生而來的後天八卦。
而姬昌還曾經寫過一本很著名的書,叫做《周易》。
所以姬昌這個人,是能掐會算的,而且算的極為準確。
原本看到朝歌使者來請自己,姬昌心中還沒多想,原本紂王的父親在的時候,也喜歡不定時的跟四大諸侯交流交流,算是談心了。
本來嘛,君臣之間有些走動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但是姬昌臨走之前順手給自己卜了一卦。
這些年來他已經快形成習慣了,出門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