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賣給巴基斯坦人69d型多功能導彈發射車,是葉明和吳青山、謝紅軍一番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首先這款導彈發射車的設計已經完成有段時間了,本來是為阿齊茲將鍕準備的一款裝備。
按照葉明的預想,69d型導彈發射車配合上69改型主戰坦克應該能起到1+1大於2的作用,69d型導彈發射車可以實現在交戰區域5-10公里範圍的對空對地攻擊,也能跟隨主戰坦克瓿隊突擊急行軍,同時還是鑿穿敵人堅固工事的開瓶器。
可惜阿齊茲這傢伙竟然沒有看上這款裝備,將所有的經費都用到了購買新式69改b型主戰坦克上面,也讓葉明的廢舊底盤清倉計劃落空。
葉明為了處理廠裡那些廢舊的坦克底盤也是費盡了心思,實在是北方廠裡儲存的坦克底盤太多了一些,足足有兩千多輛,大部分都是落後的59式坦克底盤,少部分是69式的。
其實,如果不是專業人士來,還真分辨不出到底那種底盤的效能略好一些,畢竟這兩款底盤都是以蘇聯人的t54為藍本仿製的,都是五對負重輪,動力效能也只能說是差強人意罷了,至於說質量,都放了十多年了,能挑出一半正常啟動的就不錯了,剩下一半多少都要經過修理翻新才能使用。
好在這兩款坦克底盤的技術都不怎麼先進,都繼承了蘇聯皮實耐用的優良品質,修理翻新的難度並不大。
倉庫裡積存的這些底盤大部分都是1970年前後生產的,原本是要給老式的59坦克使用的,結果當時國內的59式坦克在十幾年時間裡陸續生產了過萬輛,多到陸鍕都不想要了。
而那時候的軍工單位是不會考慮浪費問題的,他們只是為了完成生產任務指標而生產,所以在收到停止採購的訊息時,北方廠已經多生產出來了一千多輛59式坦克。
沒等來陸鍕的訂單,這些已經落後於時代的59式坦克只能落得個無人問津的下場,它們才從生產線上下線,好在坦克的主炮還可以交付給陸鍕替換使用,炮塔也可以拆下來重新熔鍊,但這些底盤因為考慮到製造難度問題,熔鍊掉就比較浪費了,所以只能是被放到了倉庫裡吃灰,能待有朝一日可以有用武之地,這一吃就是十幾年之久,直到被葉明發現。
因為這些底盤基本上沒有被使用過就直接封存了,所以除了沒有炮塔其它裝置倒是齊全,其中半數甚至還能開動,這對於葉明來說已經是意外之喜了。
雖然還勉強能用,但確實也處於多年未被保養的狀態,雖然當年入庫的時候也做過簡單的防水防鏽處理,但畢竟已經過去十年了,一些老式的59式坦克底盤甚至在倉庫裡存放了十五年之久,說是老掉牙也不為過。
很多底盤的部件都出現生鏽腐蝕現象,甚至有些底盤內部還鑽進了蛇蟲鼠蟻,很多老鼠都在這些底盤裡安家落戶好多年了。
這都是北方廠早年間盲目生產造成的積壓,只有少部分是故障後返廠保留下來的。
不過這種浪費在現如今的軍工企業裡並不少見,即便是地處西北的618廠,不也堆積了好些個“報廢”裝備嗎!都是盲目生產又沒被鍕方接收的裝備,就這樣謝紅軍那老頭還想著擴大生產呢!完全就沒意識到處理積壓裝備的重要性。
在給馬哈穆德將鍕介紹的時候,葉明也不忘吸取上次跟阿齊茲談判失敗的經驗,在介紹這款導彈發射車的時候將它的其它型號也說了出來,畢竟只有地對空導彈發射車的話,功能還是太單一了,如果能安裝上地對地導彈,豈不是功能就加強了,這對於葉明來說並不是很難的一件事,他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將腦海裡的一款地對地導彈放到了這輛發射車上,也讓這款69d型多功能導彈發射車實至名歸。
其實除了地對空和地對地兩種導彈型別,葉明還有一種地對艦導彈發射車的設想,就是把山寨飛魚導彈給拿出來放到這款導彈發射車上,和另外兩種型別差不多,只不過飛魚導彈相比於另兩種導彈要重的多,單枚反艦導彈的重量達到了650公斤。
不過這點也不是不能解決的,在葉明的一番改造下,使用特製的反艦導彈發射架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在解決了安裝發射的問題,還有一個更棘手的問題又出現了。
在後來的測試中,葉明在把一枚650公斤的模型導彈安放到發射車上後,終於確認自己也不是萬能的了,不論他怎麼想辦法都無法讓59式坦克底盤揹著600多公斤的導彈去平穩行駛。
如果按照他的設想來建造,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導彈在行進中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