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承認,他比不過老子。
可話說回來,古往今來能比得上他老子的皇帝有幾個?
出身卑微,十七年征戰。
儉樸勤政,十幾年如一日。
不驕奢,不享樂,不浮誇,不好大喜功!
可是.....
出身卑微是他的老子的優點,但也是他老子的缺點。
他老子從出生到現在,除了受苦就是在打仗,除了在打仗就是在官僚集團爭鬥。
他老子固執的認為,天下除了種地之外,其他的事都不正經!所以他連宮裡御花園,都開闢出了菜園子。
若是是他攔著,興許早就養狗養雞了!
他老子一直沒忘記自己是個農民,也沒忘記農民苦,更沒忘記農民所受的罪!
但是,一個國家想要強盛,光靠種地,行嗎?
大明不應該只是一個種地至上的大明!
而且從古到今,種地的農夫,其實是最可憐的人!
種地的人老實?
但歷朝歷代,最摧毀王朝根基的,也是這些種地的人!
因為種地的人吃不飽!
萬里疆域的大帝國,也不可能光靠著種地吃飽!
為何在李景隆提出邊貿專賣之後,朱標不假思索的答應?
他的壓力可以不小,一邊是他老子,一邊是朝中百官。
但他還是不遺餘力的支援,因為在他內心深處,想推行的治國之道,跟他老子截然相反。
對外,不禁海!不禁邊貿!
朝鮮日本安南等地,取消朝貢貿易,允許隨意貿易。
吐蕃也好北元也好西域也罷,邊關互市,正常貿易!
仗要打,錢也要掙!
有些事,透過武力辦不到,但透過錢,無往不勝!
對內,鼓勵工商。
大明靠什麼打敗了張士誠陳友諒,靠什麼北伐收復燕雲十六州。
靠的可不是種地!
靠的是他老子在發家之初,佔據的是棉布的產區,是整個天下最富足的地方之一。
是,士農工商是分等的。
但這種分等是為了方便統治,而不是為了國家的強盛。
作為帝王必須要把臣民分等。
但作為帝王又不能把臣民分等!
不然,國將越弱而民將愈貧。分等分到最後,就是人心離散!
他想要的大明是海納百川!
士農工商各執其事,國家有錢有糧,百姓多有謀生之道,而非一定要束縛在田地上。國家也不能僅僅只是依靠種地,來養活偌大的官僚階層。
種地,吃飽就是燒高香了!
種地,種不出萬國來朝的盛世!
但他老子太固執了!固執到他這個古往今來地位最穩固的太子,也不敢跟他老子掰扯這些,更不敢擅自推行這些。
可是李景隆的出現,等於有了一個突破口!
也是李景隆會說話,他不說什麼大道理,就說為了朝廷為了他們爺倆弄點活錢,解了朝廷所需的燃眉之急!
但陰差陽錯之下,先是邊貿專權的拍賣,再是鑄幣。
無意之中,正好讓他朱標的為政理念,得以悄悄實施!
~
朱標在地上來回踱步,李景隆和李至剛不約而同的對視一眼。
他倆都有些鬧不懂,怎麼太子爺突然之間就.....亢奮起來了?
“這事,交給你.....”
朱標正色看著李景隆,“就交給你!”
“可是您忘了?”
李景隆上前,“臣還要去北平遼東....”
說著,他陡然醒悟過來。
交給他李景隆,不是讓他李景隆全權辦理。
點子是你李景隆的出的,後續的章程你李景隆可以參與。但是真正抓權的總攬的是標哥呀!
不然標哥為何交給你?
交給戶部工部,那標哥圖啥?不是白忙活!
人家標哥手底下,可不只有你李景隆一個人才。
東宮一系的官員們,平日不顯山不露水的,可一旦放出來哪個不是獨當一面?
“您就放心吧!”
想明白其中的關鍵,李景隆馬上改口,拍著胸脯子,“臣明年開春之前,必定把工坊建好,把人找好!”
“嗯嗯嗯!”
朱標滿意的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