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評論簡直狠辣,幾乎將皇帝的底褲都給掀開了,但羅長峰偏偏還沒法反駁,畢竟吞併東昊雖然是北燕的國策,但歷代國君從來都沒想過畢其功於一役。
燕興帝這麼做了,說明他心中多少還是好大喜功,將自己的私慾凌駕在北燕的國運之上的。
至於他現在讓羅長峰過來,明明是自己請蕭天策出山,卻拉不下臉請人,還讓蕭天策自己寫條子申請這事,也確實不地道,顯得格局狹小,氣量也狹小,容不得半點丟面子的事。
甚至這種做法在某種程度上有些可笑。
如今蕭天策這般聲色俱厲的痛斥燕興帝,多半是不打算出山,而是讓他這個皇帝侄子自己去收拾爛攤子了。
如此一來,羅長峰的任務直接告吹,他的臉色也顯得尤為難看。
若是蕭天策不出山,不僅僅是他本人的任務完不成,北燕皇帝的南征計劃也將徹底步入難產階段,一個不小心可能將燕興帝本人以及北燕國運都繞進去,他羅長峰擔不起這樣的罪責。
然而蕭天策卻在痛斥過後,神色回覆平靜的說了一句:“即便如此,我還是會答應我這皇帝侄兒的請求,不過這不是為了他,而是為了北燕的黎民百姓,這場大戰我北燕不能輸。”
羅長峰起身點頭:“這一戰牽扯太多,我北燕確實輸不起。”
大有大的難處,因為北燕是第一強國,所以更容易被周邊的弱國聯合針對,這一戰如果不能速勝,到時候西蜀南楚都有可能趁虛而入,若是像當年一樣,再來一場東南大亂,整個北燕很可能徹底失去第一強國的地位,並且被剩下三國合力瓜分。
蕭天策確實對皇帝很多意見。
燕興帝的做法令人心寒,蕭天策之所以退讓也是為了北燕國退讓。
但如今北燕國被皇帝帶上了風口浪尖,他此時也必須要挺身而出。
羅長峰恭敬的看著眼前這位一字並肩王,心中既感到敬佩又有些無奈,他知道這件事確實是皇帝有錯在先。
站在皇帝的角度,蕭天策的威脅確實很大,但現在蕭天策步步退讓已經徹底捨棄了一切,皇帝也應該表現出一些懷柔的意思,而不是一味的打壓。
“行了,我今晚就會出發,你我一起前往軍中大營,時間一定要快!”蕭天策既然已經決定了幫燕興帝一把,自然也不會在明面上再計較那些其他的,而是緊鑼密鼓的馬上開始了備戰工作。
他擺了擺手,將自己桌上的一個小冊子遞過去,羅長峰趕緊接過,他低頭看了一眼這小冊,頓時目瞪口呆。
原來蕭天策早有準備,早就將擊破東昊北地的計劃書寫在了這一封小冊之上,對於燕興帝的選擇,他早有預料,知道自己的出山是勢在必行,自然也會提前做了不少關鍵準備。
看到冊子上的內容,羅長峰忍不住捏了一把冷汗,雖然蕭天策人不在前線,但始終保持著多年北燕主將的直覺,將戰場的形式判斷的一清二楚。
這一戰蕭天策雖然沒有親臨現場,但多多少少還是感受到了楚軒的威脅,再這對敵手冊之中,蕭天策直接將楚軒當成了頭號的敵人。
蕭天策深刻的分析了攻破北域城的難點,他知道楚軒善於弄險,每戰往往出奇制勝,所以必須以全部兵力雷霆碾壓整個北域城,不能給對手反應時間,否則必定拖延成一場無法結束的苦戰。
看到冊子上面的分析,羅長峰不由得感覺醍醐灌頂。
當晚,蕭天策就辭別了王府的家人,跟著羅長峰開始趕往北燕駐紮在北域城邊緣的大營。
五天後,蕭天策到達了大營門口,還沒進門,羅長峰就收到了訊息,東昊直接在北域城撤軍了,而且拉著北地的百姓一起朝著南邊退走逃難了。
得知這個訊息的羅長峰先是一喜,隨後隱隱約約又感覺不對勁,旁邊的蕭天策臉色微變,似乎想到了什麼。
“這個訊息我知道了,皇上現在是什麼安排?”蕭天策並沒有第一時間對這個訊息做出評價,而是詢問了燕興帝的意思。
“皇上猜測這是敵軍的疑兵之計,很可能對手在北域城周邊佈置了伏兵,到時候若是貿然進攻,很可能遭遇埋伏。”過來傳話的太監緊張的看向蕭天策。
然而蕭天策並沒有表態,只是朝著傳話的太監拱了拱手:“既然皇上信任我,將征討東昊的大軍交給我指揮,那麼今晚就由我來召開一場戰前會議,請皇上恩准,勞煩公公傳個話。”
皇帝沒有直接過來迎接蕭天策,而是安排公公傳話,說明燕興帝心裡還是有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