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四皇子的後招實在是太多,而且他佈局一環扣一環,早就形成了不可阻擋的勢頭,即便楚軒他們發覺到對方陰謀,也難以正面破局,如今才想到找到凌嶽來解決此事。
“為了朝堂安定和東昊太平,此刻我願意為太子殿下做事!”凌嶽知道楚軒此來是想做什麼。
他是聰明人,不僅能明辨是非,也能審時度勢,如今四皇子倒行逆施,陰謀篡權,即便楚軒這邊不做任何勸誡,他也會在看清了對方陰險小人的面目之後,選擇加入太子陣營,反抗此人。
楚軒也知道要說服凌嶽並不難,難的是接下來的計劃。
“凌將軍忠心耿耿為國為民,宣初佩服,眼下對東昊對太子而言,確實是生死存亡的關頭,但太子殿下也並非完全受制於人,如今尚有一處反擊的機會,就在凌將軍身上,只是……”
楚軒認真看向凌嶽,欲言又止。
凌嶽咬牙:“凌嶽但憑驅馳,太子殿下可以隨意吩咐,宣司主不必這麼遮遮掩掩,此間只有你我二人。”
凌嶽的態度是堅決的。
某種程度上,他老爹凌飛石已經算是太子黨,只是凌飛石帶著鎮北軍駐守在雲陽城,除非東昊大亂,否則不會輕易率軍出手。
至於凌嶽,他老爹臨走前千叮嚀萬囑咐,即便和太子走的再近,也應當以東昊朝廷為主,要對昊明帝保持忠誠,不可有二心。
“既然如此,那就請凌將軍今晚換防值班的時候,於我護龍司配合,將皇上請出來。”
楚軒的話音一落,凌嶽頓時露出震驚無比的神色。
這意思已經很明瞭了,太子這邊是打算直接劫持皇帝,藉此佔據主動權,隨後只要等神鷹軍到達王城,便有機會藉助皇帝的力量反制四皇子。
但這中間的風險不言而喻。
首先是挾持皇帝本身就已經是形同謀反。
其次是四皇子如此狼子野心,說不定會藉此機會將皇帝太子等人一網打盡,隨後又將弒君的罪名扣在太子黨身上。
最最關鍵的是神鷹軍,皇帝曾下過死命令,若有人在王城謀反,或者意圖挾持自己控制神鷹軍,都不要理會。
他對於神鷹軍的指令只有一個,那就是清掃叛軍,保護王城。
如今即便楚軒能成功劫持皇帝,並且在四皇子的攻擊之下保護住皇帝,也未必能掌控神鷹軍。
“這可是風險極大的謀逆之事!”凌嶽目光深沉的看了看楚軒一眼。
楚軒聽他這話,忍不住笑了。
顯然,自己之前已經說服了凌嶽,要不然他不會先說風險,再說謀逆。
“若是凌將軍不願做,我等也不強求。”楚軒淡淡一笑。
“今晚的對話,只希望凌將軍不要說出去!”
凌嶽搖頭:“宣司主這是哪裡話,如今我選擇投靠太子,自然要保持忠心,從一而終。”
他看得很清楚,眼下的混亂局勢,本質上是皇帝一手造成的。
要不然,任憑四皇子攪風攪雨,也不可能讓整個東昊朝堂的局勢變成現在這個鬼樣子,說穿了,上樑不正下樑歪,皇帝的玩弄權術,就是禍亂之源。
當初凌飛石的話,他記得很清楚,但他也知道該如何分辨是非。
既要忠於朝廷,也要忠於皇帝,但這兩者有一個輕重緩急。
比起對皇帝忠心,更重要的是整個東昊的朝堂局勢。
凌嶽不能坐視這混亂的局面發生,更不能坐視四皇子這樣的野心之輩上位,所以他選擇對太子忠心耿耿。
“我既然已經效忠太子,願意為東昊朝廷鞠躬盡瘁,面對如此關鍵的局面,我絕不可能袖手旁觀,只是這挾持皇上的風險無比巨大——”
對於凌嶽而言,既然選擇了,就不必回頭,一條道走到黑沒問題,但眼下對於太子,恐怕更好的選擇是離開王城。
遠離是非之地,保留有用之身,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才是硬道理。
楚軒知道凌嶽心中所想,他的想法就和當初東宮眾人的一樣,覺得先離開,再徐徐圖謀反攻,才是上上之策。
然而你能想到,人家四皇子就想不到?
“凌嶽將軍的考慮,自然是有道理的,但四皇子既然佈置瞭如今這個局面,你覺得他不會留下後手嗎?”
“若是趁著太子殿下離開王城的時候,安排高手伏擊刺殺,我們該如何應對,一旦太子殿下有所閃失,那麼四皇子將提前鎖定勝局,到時候誰也無力迴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