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莫問總覺得這件事有些蹊蹺,於是在心中仔細的捋了捋這件事情。
段天涯為人比較正直,而且與太子關係極好,段天涯刺殺太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既然鬥爭的矛頭指向朱無視,而朱無視又是最大的受益者,那麼此事便只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刺殺太子一事,乃是他人所為,目的便是嫁禍朱無視,然後趁機將其扳倒。
第二,刺殺太子一事,確實是朱無視所為。
許莫問遍數整個朝堂,想要嫁禍朱無視然後將其扳倒之人,當以眼前的曹正淳和汪直為代表。
不過他在腦海中仔細的過了一遍,曹正淳和汪直嫁禍朱無視的可能性極低。
畢竟殺死太子,然後將寧德帝氣的半死不活,並不符合兩人的根本利益。
尤其是寧德帝,萬一他有個好歹,兩人的地位和權勢必然一落千丈。
所以,許莫問更加傾向於後一種猜測,刺殺太子之事的確是朱無視所為。
當前形勢十分危急,北方三十萬聯軍隨時都有南下的可能。
若是此時此刻,寧德帝和太子陛下雙雙遇害,那麼臨危受命、挑起大梁之人,必然是朱無視無疑。
至於朱無視如何擺脫嫌疑,那就更好說了,因為刺殺太子之人,根本不是段天涯。
而是藏在儲秀宮中,精通易容之術的利秀公主。
這也就解釋了“段天涯”作案以後逃向後宮,最後消失得無影無蹤的原因。
只要朱無視在關鍵時候,能夠拿出證據證明兇手是利秀公主,段天涯便可洗清嫌疑,那麼他登上皇位,也將是眾望所歸。
還有一點,就連許莫問也不得不佩服,只怕朱無視將曹正淳和汪直的反應,亦是納入算計之中。
一旦朱無視洗清嫌疑,那麼誣陷和迫害未來皇帝的後果,可想而知!
許莫問心中大定。
如果這種假設成立的話,朱無視定然會想方設法激怒曹正淳和汪直。
然後透過二人之手,將他送入天牢之中。
據許莫問所知,朱無視早已經在暗中掌控整座天牢,他去往天牢就像是回家一般。
如此一來,朱無視便可在監獄之中,為明天的行動,製造不在場的證據,從而瞞天過海,一石三鳥。
慕容淑久居深宮,劉菁幾乎不再人前露面。
許莫問大膽猜測,朱無視絕對不會放過明天這次千載難得的機會,而且會想盡一切辦法將他支走。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許莫問決定順著曹正淳和汪直的話說,但是又不讓朱無視完全如意。
“曹公公、汪公公,按照兩位所說,行兇者乃是天字第一號密探段天涯。”
“當務之急,自然是將段天涯緝拿歸案,查明真相。”
“誠如兩位所言,段天涯乃是護龍山莊的密探,漢王殿下的義子。”
“護龍山莊和漢王殿下的確與之有著密切的關係,理應接受調查!”
“可是如今,太子薨逝,陛下昏迷不醒,北方蒙古、遼國、金國虎視眈眈。”
“若是在此時此刻,將漢王殿下下獄,恐怕會引起內亂,導致局面一發不可收拾。”
“再者,此事疑點頗多,切不可魯莽行事。”
“段天涯乃是太子殿下的劍術老師,兩人一向關係匪淺,相處的很愉快。”
“即便段天涯有謀害太子之心,為何他早不動手晚不動手,偏偏在這個時候動手?”
“太子乃是國本,刺殺太子,等同於謀朝篡位,必然遭到天下之人的唾棄。”
“兩位公公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兩位假如要行那刺殺之事。
會不會如此明目張膽,甚至是堂而皇之的派出自己的義子或者親信?”
許莫問頓了頓,隨即將目光望向面色凝重的曹正純、汪直、慕容淑三人。
汪直皺了皺眉頭,臉上多了幾分慎重之色:
“太傅大人,按你的意思說,是有人在嫁禍漢王殿下?”
許莫問連忙搖了搖頭,“既然殺人者乃是段天涯,漢王殿下自然脫不了干係。”
“本著疑罪從有的原則,漢王殿下和護龍山莊,理當及時進行圈禁。”
“本座將會竭盡全力將陛下喚醒,然後恭請太后娘娘,淑妃娘娘,同時通知太師大人,內閣諸位閣老,在東宮議事。”
“漢王殿下素有賢名,而且還是堂堂親王,值此風雨飄搖、多事之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