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已然決定,從即日起,正式冊立淑妃為皇后,並與太后一同臨朝聽政。”
“太師、太傅及首輔三人,皆封為輔政大臣,盡心輔佐皇后與太后處理朝政要事。”
“所有軍國大事,除非萬不得已,否則無需事無鉅細皆向朕稟報。”
“另外,按照祖制,傳召信王與興王速速進宮,侍奉於朕身側。”
寧德帝說罷,情緒激動不已。
只見他面色一白,忽然“噗嗤”一聲,猛地噴出一大口鮮血來。
剎那間,龍袍上沾染了斑斑血跡,觸目驚心。
寧德帝彷彿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氣一般,身體搖晃幾下後,頹然倚在床上。
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隨之萎靡不振起來。
“陛下切莫激動,萬萬保重龍體!”
諸葛正我醫術精湛,功力深厚,趕忙為寧德帝療起傷來。
過了好一陣,寧德帝方才恢復一些血色。
“陛下,信王仁厚,寬以待人,的確值得培養。”
“興王好武,好大喜功,恐怕難承大業。”
“臣等恭請陛下收回成命,另擇一賢王入京隨駕。”
宗正和一眾閣老,見寧德帝面色有些緩和,齊刷刷的跪了一地。
寧德帝點點頭,“此事可由太后、皇后、以及三位輔政大臣再議。”
“今日之事,就此定下!”
“諸位愛卿,還有什麼事和朕稟報嗎?”
眼見眾臣無話,慕容淑站了出來,正欲開口之際,不料王坤火急火燎的來到寧德帝、太后身側,然後稟告道:
“陛下,太后,漢王殿下和太傅大人已經到了。”
寧德帝在曹正淳和汪直的攙扶下,再度坐直身體,“宣太傅和漢王覲見。”
片刻過後,身著大紅飛魚服的許莫問,以及身著蟒袍的朱無視,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中。
“微臣許莫問,恭請皇帝陛下聖安,恭請太后娘娘聖安,微臣幸不辱命,已經將漢王殿下帶到。”
許莫問拱了拱手,朝著太后和皇帝施了一禮。
“罪臣朱無視,拜見陛下,拜見皇嫂!”
“罪臣管教無方,以致於釀成大錯,還請陛下和皇嫂責罰。”
朱無視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禮,臉上的表情懊悔不已。
寧德帝長嘆一聲,冰冷的目光掃向朱無視,沉聲說道:
“漢王,今天早上,太子在去翊坤宮的路上,遭遇段天涯的刺殺,當場身亡。”
“太子薨逝,國本動搖,社稷不穩,處罰?你讓朕如何處罰你?”
朱無視瞪大眼睛,臉上的表情錯愕不已,“什麼?太子不是重傷嗎?怎麼會薨逝?”
曹正淳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當即站了出來,語言中盡是嘲諷和攻擊:
“漢王殿下,你少在這裡故作吃驚!”
“段天涯可是你的義子,護龍山莊的天字第一號密探。”
“此番行刺太子,若是沒有受到你的指使,雜家是萬萬不信的。”
汪直亦是附和道:“段天涯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刺殺太子殿下。”
“十餘名宮女和太監親眼所見,漢王殿下難道還想狡辯不成?”
不等朱無視開口,曹正淳和汪直就像是商量好一般,齊齊朝著寧德帝拱手,異口同聲道:
“陛下!行刺太子殿下,乃是謀逆之舉。”
“段天涯身為太子的老師,不念師徒之情,痛下殺手,更是罪加一等。”
“按照我朝律令,理當誅滅九族,以儆效尤。”
“漢王身為段天涯的義父,並且是他舉薦的段天涯給太子為師。”
“對於太子薨逝一事,他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還請聖上下旨,責令漢王自裁謝罪!”
寢宮之內,頓時寂靜無聲,聲音針落可聞。
“陛下,漢王忠心耿耿,這些年為朝廷立下無數汗馬功勞,其心可鑑。”
“他斷然不可能指使段天涯,刺殺太子殿下。”
“再者,太子遇刺一案,疑點頗多,決不可輕易做決斷。”
“當務之急乃是將段天涯捉拿歸案,只要將段天涯緝拿歸案,自然真相大白。”
諸葛正我站了出來,率先打破平靜。
“諸位閣老,你們怎麼看?”寧德帝將目光又投向了一眾閣老。
經過短暫的商量,內閣首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