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相,這宇公子的態度,究竟如何?”
“柳相,不知宇公子可願以和為貴,將滄州、吐蕃拱手相讓?”
狄眾、嶽五二人,亦是忍不住出聲打斷了柳慶的話,欲知真相。
“說了這麼多,不就是想跟朕說,那公子不肯交吐蕃,要與朕為敵嗎?”
王恆並非愚笨之人,如何看不出柳慶心中有鬼。
若是那公子真有“痛改前非”的覺悟,那就再好不過。
那現在就應該開啟城門,讓百姓們拿著罐子和水,去迎接王師。
“陛下,宇公子無意與您為敵,但他並未提及將吐蕃、滄州拱手相讓,只說只要陛下不打滄州,他便永遠是大夏宇公子。”
柳慶見時機已到,連忙正色道。
他說的也沒錯。
只要大夏國不打滄州,林宇一時半會兒是攻不到大夏的。
“這麼說,那公子是要與朕為敵了?”
王恆這才知道,柳慶這一趟是白來了。
除了確定吐蕃是林宇打下來的,林宇不是一個廢物之外,沒有任何的意義。
“陛下此言差矣,宇公子從未想過要與您為敵,只是朝廷對他頗有微詞,大婚之夜的事情,只怕是有人故意栽贓。”
“宇公子一直沒有把吐蕃交出來,是受了委屈,心中有怨氣,只要陛下為宇公子平冤,再勸一勸,宇公子一定會感激涕零,洗心革面,敞開滄州之門,歡迎王師出征。”
就在這時,王恆開口了。
柳慶此言一出,他頓時遲疑起來。
宇公子畢竟只有十八歲。
區區一個十八歲的少年,如何能成為西北王?
西北這麼窮,哪裡比得上繁華的燕京呢?
只要他低聲下氣,再給點好處,宇公子肯定會乖乖交出吐蕃國的。
“諸位覺得如何?”
王恆看向狄眾,又看了看旁邊的嶽五。
他想聽一聽兩位對這位宰相大人的看法。
狄眾、嶽五兩人本不想和林宇打起來,想要息事寧人,自然是向王恆提出,讓林宇出面,與朝廷和好。
狄眾擺了擺手,“陛下,宇公子畢竟年輕,只要陛下安撫好他,這場戰爭很快就會平息下來。”
嶽五也點頭道,“臣亦有此意,只要陛下赦免宇公子,讓宇公子回到朝堂,重樹聲威,宇公子又何必再貪這西北之地?”
“陛下放心,屬下願與陛下同行!”
看到這一幕,狄眾上前一步,想要打消王恆的疑慮。
“臣也願為陛下護法!”
嶽五緊隨其後。
身為大將,哪一個不是武功高強之輩?
“陛下是怕了宇公子嗎?”
柳慶看著王恆猶豫不決的樣子,直接用激將法。
“混賬東西,我還怕他不成?”
此話一出,王恆勃然大怒。
“臣該死!”
“好了,明天我會親自去會會那個宇公子,慕容京,我的安危,由你來負責。”
最後,王恆還是決定親自去和林宇見面。
身為一國之君,王恆自然有這樣的魄力。
就算那公子真是謀反之徒,有暗衛護駕,也不足為懼。
當然,他對自己的權威更有信心。
哪怕林宇立下再大的功勞,面對一國之君,自己也會害怕。
“傳旨!”
王恆自然是要先和林宇打個招呼,然後再去找林宇。
當然,現在王恆已經是一國之主,而林宇也是大夏子民。
聖旨的開頭,就是林宇的罪狀。
然後,他表揚了林宇。
然後,再表現出他的大度,封賞,赦免。
有這道聖旨在前,林宇還會感激。
那樣的話,對方也不會那麼強硬了。
只要林宇認慫,一切都好說。
吐蕃!
滄州!
近在咫尺。
王恆彷彿已經看到自己奪回西域的雄圖,不由得滿面紅光。
柳慶出了帳篷,這才放下心來。
這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如果兩人相見,還無法化解恩怨,那就別怪他不客氣了。
柳慶相信,林宇一定會見王恆的。
林宇雖是天縱之才,但做事謹慎,並非莽撞,更不會冒然與大夏開戰。
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