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溫之計行事!諸位愛卿,即刻回去準備,明日一早,我們便出兵迎敵!”
眾人齊聲應諾,紛紛起身告退。
一時間,王府大廳內又恢復了往日的忙碌與喧囂。
張無忌單獨留下了徐達,“徐大哥,請你先行一步,率領五萬大軍前往鎮江增援。”
徐達:“末將領命,一定不負明王所託!”
徐達領命之後,不敢有絲毫懈怠,即刻點齊五萬精兵,浩浩蕩蕩地向著鎮江府城進發。
他深知此戰的重要性,不僅關乎鎮江的安危,更關乎整個明軍計程車氣與未來的戰略走向。
一路上,徐達嚴令三軍,務必保持紀律嚴明,不得有誤。
大軍行進間,旌旗招展,戰鼓雷動,士氣如虹。
不日,徐達率部抵達鎮江,與守城將士會合。
他立即組織將士們加固城防,佈置防線,同時派出斥候,嚴密監視敵軍動向。
另一邊,張士誠麾下大將呂珍,率領五萬水軍,乘風破浪,氣勢洶洶地逼近鎮江。
他原以為明軍會畏懼其水軍的威勢,不戰而潰,卻沒想到徐達早已嚴陣以待。
兩軍對峙於龍潭江畔,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呂珍見明軍防備森嚴,心中不禁有些惱怒。
他下令水軍發動猛攻,試圖以強大的攻勢突破明軍的防線。
然而,徐達卻早已料到呂珍會有此一舉。
他利用鎮江府城的地勢之利,在江面狹窄之處設下重重埋伏。
當呂珍的水軍駛入埋伏圈時,明軍突然發難,火箭、火球如雨點般傾瀉而下。
一時間,江面上火光沖天,喊殺聲震天動地。
呂珍的水軍被燒得措手不及,紛紛落水,亂作一團。
徐達見狀,立即下令明軍水軍出擊,與敵展開激戰。
他親自率領一支精銳,駕駛戰船,直衝呂珍的旗艦。
兩船相交,徐達躍上敵艦,手執長槍,所向披靡。
呂珍見狀大驚,急忙揮刀迎戰。
然而,他哪裡是徐達的對手。
幾個回合下來,便被徐達一槍刺中肩膀,跌落船艙。
明軍將士見狀,士氣大振,紛紛奮勇殺敵。
經過一番激戰,呂珍的水軍被徹底擊潰,殘兵敗將紛紛投降。
徐達乘勝追擊,率領明軍一路掩殺,直逼平江城下。
張士誠得知呂珍大敗,驚恐萬分,急忙調集兵力,企圖固守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