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元廷內亂,爾虞我詐(1 / 2)

自那一場驚心動魄的鄱陽湖大戰之後,明軍猶如破曉的曙光,以雷霆之勢一舉殲滅了陳友諒所部。

江州成功納入囊中,明軍的聲威大振,實力亦是與日俱增。

如今,明軍人馬已擴充至令人咋舌的四十萬之多!

這浩浩蕩蕩的大軍,旌旗蔽日,甲冑生輝,宛如一條鋼鐵洪流,奔騰不息。

這支威武雄壯的隊伍之中,有一個人的名字如雷貫耳——張無忌。

張無忌憑藉其過人的武功和卓越的領導才能,已然成為一方霸主。

他帶領著明軍南征北戰,屢建奇功,令敵人聞風喪膽。

尤其是在對抗元朝統治的戰鬥中,張無忌更是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成為了反元勢力當之無愧的第一先鋒。

元廷對這位崛起於亂世的豪傑可謂恨之入骨,視其為心腹大患。

然而,無論元廷如何絞盡腦汁想要除掉張無忌,都未能得逞。

因為張無忌不僅有著超凡的武藝和智慧,更重要的是,他心懷天下蒼生,深得民心。

百姓們的擁護下,張無忌率領的明軍愈發強大,向著推翻元朝暴政、建立太平盛世的目標穩步邁進。

汝陽王府內,氣氛凝重而神秘。

元廷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身著一襲漆黑如墨的斗篷,悄然踏入王府,與汝陽王父子舉行著一場機密的聚會。

汝陽王恭敬地迎上前去,微微躬身施禮道:“太子殿下,您今日親臨寒舍,實乃令臣惶恐不安,不知殿下此來所為何事?”

愛猷識理達臘面色陰沉,眼中閃爍著憤怒與決絕之光,他壓低聲音說道:“汝陽王,如今父皇昏庸無道,終日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荒淫無度,致使朝政敗壞不堪,民不聊生。本宮欲清君側,逼迫他退位讓賢,以拯救我大元王朝於危難之際!”

此言一出,汝陽王和其子王保保皆驚得目瞪口呆,心中暗自思忖:“難道太子這是要逼宮造反不成?”

汝陽王面露難色,連忙說道:“太子殿下啊,微臣不幸被聖上削去兵權,如今手下僅有區區一千府兵可用,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愛猷識理達臘自然知曉汝陽王所言不虛,但他此次前來並非僅僅看重汝陽王手中的兵力,而是其深厚的人脈資源。

當下元廷內部鬥爭異常激烈,已然分化成涇渭分明的兩大派系。

其中一派是以元順帝為首,包括孛羅帖木兒、張良弼等權貴在內的帝黨;而另一派則是以皇太子為核心,囊括了察罕帖木兒(即汝陽王)以及李思齊等人的太子黨。

雙方明爭暗鬥,互不相讓,整個朝廷局勢錯綜複雜,波譎雲詭。

愛猷識理達臘見狀,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意,他緩緩踱步至廳堂中央,目光如炬,直視著汝陽王,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本王自然知曉汝陽王目前的困境,但正因如此,才更要倚仗您的智慧與威望。

兵權雖失,但您在朝中的聲望與人脈,卻是任何兵馬都無法替代的寶貴財富。”

他停頓片刻,似乎在斟酌用詞,隨後繼續說道:“若汝陽王能助本宮一臂之力,事成之後,不僅兵權可復,更將加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世代享受榮華富貴。

此外,本宮還承諾,將力排眾議,推行一系列改革,減輕百姓負擔,恢復大元往日的輝煌。此乃雙贏之舉,汝陽王意下如何?”

汝陽王聞言,心中五味雜陳。

一旦捲入這場皇權之爭,便再無退路可言。

但面對太子開出的誘人條件,以及那關乎家族未來與國家命運的抉擇,他不得不仔細權衡。

王保保在一旁,眼神閃爍,顯然也被太子的話所打動。

他輕咳一聲,低聲對父親道:“父親,太子殿下所言極是,如今局勢動盪,正是我們施展抱負之時。若能借此機會,不僅能為家族爭取到更大的利益,更能為國家帶來一絲轉機,何樂而不為呢?”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汝陽王終於緩緩點頭,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太子殿下高瞻遠矚,微臣願鼎力相助。但請殿下務必記住今日之諾,勿使微臣及家族失望。”

愛猷識理達臘見狀,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上前一步,親手扶起汝陽王,語氣溫和而堅定:“汝陽王放心,本宮定不負所托。從今往後,你我便是同舟共濟,共謀大計。”

隨後,三人便密謀起具體的行動計劃,從如何聯絡太子黨的其他成員,到如何暗中積蓄力量,再到如何在關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