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劉伯溫計策,元廷出兵(1 / 2)

次日清晨,張無忌與劉伯溫一同前往軍營。

軍營中,將士們士氣高昂,戰意盎然。

張無忌站在點將臺上,目光如炬,掃視著臺下的將士們,大聲說道:“諸位將士,如今天下局勢動盪,陳友諒和張士誠蠢蠢欲動,意圖瓜分天下。我明教作為正義之師,當挺身而出,保衛百姓,一統天下。你們可願隨我共赴國難?”

“願隨教主,共赴國難!”

臺下的將士們齊聲高呼,聲音震天動地。

劉伯溫站在一旁,看著張無忌和將士們慷慨激昂的樣子,心中暗自點頭。

張無忌不僅武藝高強,更有一顆胸懷天下的心。

這樣的領袖,才能帶領明教走向輝煌。

張無忌與劉伯溫一同商討應對之策。

劉伯溫建議道:“教主,我們可先與陳友諒和張士誠虛與委蛇,暗中積蓄力量。待時機成熟,再一舉將他們擊潰。同時,我們還需聯合其他反元勢力,共同對抗元朝。”

張無忌聞言,眼睛一亮,拍手稱讚道:“劉先生此計甚妙!就依先生之計行事。”

接下來的日子裡,張無忌與劉伯溫緊密合作,一邊暗中積蓄力量,一邊與陳友諒和張士誠周旋。

他們巧妙地利用各種手段,離間陳、張二人的關係,使他們互相猜疑、互相牽制。

同時,他們還積極聯合其他反元勢力,共同對抗元朝的暴政。

大都城那巍峨壯麗、氣勢恢宏的汝陽王府內,汝陽王與王保保這對父子正相對而坐,面色凝重地商討著國家大事,並深入剖析當下風雲變幻的天下局勢。

王保保眉頭緊蹙,憂心忡忡地說道:“父王啊,如今聖上對咱們父子可是愈發不滿啦!若不是這天下大亂,處處都有叛軍作亂,聖上急需我們父子去平定叛亂,恐怕他早就向王府動手了。”

說罷,他長長地嘆了口氣。

汝陽王聽後,亦是滿臉愁容,不禁感慨道:“想當年,太祖皇帝何等威風,率領大軍統一蒙古各個部落,而後又南征北戰,四處開疆拓土;世祖皇帝更是英明神武,揮師南下,入主中原,創立了這輝煌的大元王朝。可誰能料到,自世祖稱帝至今,區區不過九十年光陰,這偌大的大元江山竟然已變得四分五裂,支離破碎!難道真要讓本王回到那荒無人煙的漠北草原上去牧羊度日不成?”

說到此處,汝陽王忍不住重重拍了一下桌子,眼中滿是不甘之色。

王保保微微頷首,表示贊同父親所言:“是啊,父王。當今皇上施政不仁,致使漢人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如此一來,他們被逼得走投無路,奮起反抗也是人之常情吶。”

話雖如此,父子二人卻深知元廷政事皆由元順帝一人獨斷專行,即便他們心中有著諸多想法和良策,面對這種局面也是無可奈何,只能徒嘆奈何而已。

一時間,整個房間裡瀰漫著一股沉重壓抑的氣氛,彷彿預示著大元朝未來的命運將會充滿坎坷與波折。

“陛下有旨,宣汝陽王和世子即刻入宮面聖。”

伴隨著一聲尖銳而高亢的呼喊,皇宮內一名身著華麗服飾、手持拂塵的內侍匆匆踏入汝陽王府。

聽聞這突如其來的旨意,父子倆不禁對視一眼,臉上皆是浮現出一抹疑惑之色。

君命難違,儘管心中疑慮重重,但他們不敢有絲毫怠慢。

沒過多久,汝陽王與王保保便整理好衣冠,乘坐馬車朝著大都皇宮疾馳而去。

一路上,父子二人都在暗自揣測著皇帝此番深夜召見所為何事。

當他們終於抵達皇宮時,只見宮中燈火通明,守衛森嚴。

太監的引領下,父子二人快步走進宮殿,遠遠地便望見元順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焦急,似乎已經等候多時。

一見到汝陽王和王保保,元順帝迫不及待地站起身來,揮手示意道:“快快免禮!”

父子二人行過叩拜之禮後,元順帝連忙說道:“愛卿平身,不必多禮!”

汝陽王恭敬地起身問道:“陛下,深夜傳召我們父子進宮,不知有何重要之事需要吩咐?”

元順帝眉頭緊蹙,眼中閃過一絲怒色,沉聲道:“如今局勢動盪,那張士誠擁兵十萬在高郵自封為王,那陳友諒更是擁兵二十萬在江州自立為王。此二逆賊公然脫離朝廷,實乃大逆不道之舉!朕欲派你們父子出兵討伐,務必將他二人的首級帶回,以震懾那些妄圖犯上作亂的亂臣賊子!”

汝陽王一臉凝重地向元順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