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孫行者施為三折肱(2 / 5)

這種思想,讓朱紫國國王在經歷了磨難之後,能夠重新獲得幸福和安寧。

總之,本回“朱紫國唐僧論前世,孫行者施為三折肱”透過唐僧與朱紫國國王的對話、孫悟空與妖怪的鬥爭等情節,深刻地體現了《周易》哲學中的因果報應、變易、陰陽平衡、三折肱為良醫、中正之道等思想。這些思想不僅豐富了故事的內涵,也讓讀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國古代哲學的博大精深。同時,這些思想也對我們今天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讓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努力追求更好的未來。

二、擴寫《西遊第 68 回:朱紫國奇遇》白話文故事

話說三藏師徒在經歷了種種磨難後,繼續踏上了西行取經之路。這一日,他們來到了一處熱鬧的所在,只見前方不遠處有一座城池隱隱顯現。

三藏勒住馬韁,轉頭對徒弟們說道:“徒弟們,你們看那是何處?”行者眨巴著眼睛,笑嘻嘻地說:“師父,那不是一座城池嗎?難道你還不認得?”三藏佯怒道:“你這潑猴,休要打趣為師。我只是想確認一下罷了。”行者道:“師父原來不識字,虧你怎麼領唐王旨意離朝也!”三藏一聽,不禁有些生氣:“我自幼為僧,千經萬典皆通,怎麼說我不識字?”行者笑著說:“既識字,怎麼那城頭上杏黃旗,明書三個大字,就不認得,卻問是甚去處何也?”三藏喝道:“這潑猴胡說!那旗被風吹得亂擺,縱有字也看不明白!”行者卻一本正經地說:“老孫偏怎看見?”八戒和沙僧也在一旁說道:“師父,莫聽師兄搗鬼。這般遙望,城池尚不明白,如何就見是甚字號?”行者得意地說:“卻不是朱紫國三字?”三藏這才恍然大悟:“朱紫國必是西邦王位,卻要倒換關文。”行者道:“不消講了。”

師徒們來到會同館,館中的兩個館吏見他們是東土大唐來的取經人,連忙熱情地迎接,並安排他們到客房歇息,還準備了清素齋飯。三藏讓徒弟們待在館中,自己則去見國王倒換關文,並囑咐他們不要生事。

行者讓沙僧安排茶飯,沙僧面露難色地說:“師兄,這地方蔬菜不好找,油鹽醬醋等調料也全無啊。”行者想了想,便對八戒說:“八戒,你去街上買些回來吧。”八戒一聽,連忙搖頭:“我才不去呢,萬一惹出什麼麻煩來怎麼辦?”行者笑著說:“你這呆子,不去怎麼行?我這裡有好吃的,你買了回來,就有你的份。”八戒一聽有好吃的,立刻來了精神:“真的嗎?那我去買。”

八戒和行者來到街上,只見街道兩旁店鋪林立,人來人往,十分熱鬧。行者不買東西,只是帶著八戒四處閒逛。不知不覺中,他們來到了鼓樓邊,八戒見樓下人多,便不想再往前走了。行者見狀,便對他說:“你就在這牆根下等著,我去去就來。”說完,便擠進人群中不見了蹤影。

八戒等了一會兒,見行者還沒回來,正想離開,突然發現自己懷裡多了一樣東西。他低頭一看,原來是一張皇榜。原來,行者擠進人群后,看到了城樓下張貼的皇榜,原來是朱紫國王久病不愈,張貼皇榜招募天下賢士為其治病。行者心想,這可是個好機會,便施法術揭下皇榜,塞進了八戒懷裡。

這時,人群中有人發現了皇榜不見了,便開始四處尋找。當他們看到皇榜在八戒懷裡時,便一擁而上,要拉八戒去見國王。八戒連忙辯解道:“這不是我揭的榜,是我師兄揭的。”眾人哪裡肯信,非要拉他去見國王。正在這時,兩位老太監聽到動靜走了過來。八戒見了,連忙向他們說明了情況。老太監們聽了,便隨八戒來到會同館找行者。

八戒見到行者後,怒責其哄騙自己。行者卻裝作一臉無辜的樣子:“我哪有哄騙你,這不是為了給師父倒換關文嗎?”老太監們和校尉們見了行者,連忙行禮,稱其為“孫爺爺”,並請求他為國王治病。行者見眾人如此恭敬,便答應了下來,但提出要國王親自來請。

老太監們不敢怠慢,連忙回去稟報國王。國王聽了,又驚又喜,連忙帶著一眾大臣來到會同館。見到行者後,國王恭敬施禮,並懇請行者為他治病。行者見國王如此誠懇,便答應了下來。

行者讓國王準備了一間靜室,然後讓沙僧取來筆墨,寫下了一張藥方。國王看了藥方,連忙讓人去抓藥。藥抓好後,行者讓沙僧煎好藥,給國王服下。沒過多久,國王便覺得精神好了許多,病情也有所緩解。

國王大喜,對行者更是感激不盡。他設宴款待行者師徒,並賞賜了許多寶物。行者也不客氣,一一收下。在宴會上,行者向國王詢問起朱紫國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