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2 / 4)

小說:風水世家 作者:朝令夕改

虛文,咱們兄弟久未謀面,說說心裡話,快坐,坐坐。”

說袁

面對袁世凱,江世堯心裡是既敬且怕,他和袁世凱交道打得早,當年江世堯騙婚入贅發了財,捐官至五品,透過袁世凱的連襟,才謀了個閒缺。宣統繼位之後,明發上諭袁世凱足疾沉痾,恩賜回鄉靜養,江世堯旋即投靠了軍機大臣鐵良,得授畿督練公所稽查處管理,兼管紫禁城宿衛營務處。

大家夥兒都明白,大清的朝廷雖說有個三套車:三歲的宣統溥儀,其父攝政王載灃再加上個壓根兒不懂政治的隆裕皇太后,勢寡力弱,根本不成氣候,實則袁世凱才是真皇帝,大清朝離不開袁世凱。

新朝新氣象,攝政王載灃管不了那麼多,他本是心胸狹窄,目光短淺,睚眥必報之輩,只記得當日袁世凱告發戊戌政變,導致光緒皇帝被幽禁瀛臺,更懷疑光緒之死與袁世凱頗具淵源,甚至於疑心他下毒鴆殺。

既是咬牙切齒,心懷舊恨,自然便對張之洞苦口婆心的勸諫置若罔聞,非要剝了袁世凱的兵權,政治上的失策加之缺乏手段,徹底激起了北洋系的反彈,北洋六鎮上下官兵雖是吃著朝廷的糧餉,事實上已是貌合神離,只差決裂,任何時候只要袁世凱一支聲兒,全天下的北洋軍和警察都得停下來,聽他調遣,當然,袁世凱此刻樂意退居二線,由得載灃唱戲,他在背後挑撥,待到局勢每況愈下,一發不可收拾之際,便是他袁大帥登場收拾殘局的機會到了。

江世堯審時度勢投靠了鐵良,也不敢得罪袁世凱半分,他與袁世凱的心腹趙秉均過從甚密,透過他時不時向袁世凱投懷送抱。

這點做得極對,袁世凱自己首鼠兩端,‘投靠賣身,左右逢源’向來是座右銘,先有李鴻章,再有榮祿,最後傍著慈禧,有了這些人的恩拔榮寵,他才仕途順利,步步高昇,位極人臣,現如今三座大山都已轟然坍塌,靠無所靠,他也在積極尋覓新的出路,不過這事急也急不來,就目前看,天底下只有人求他,還沒有誰輪得上他來求的。但他賣身慣了,對手下人猜忌多,防得極嚴。

一切講的都是政治。

李鴻章經營洋務多年,感觸良多,留有一句名言:“我不懼你,我不欺你。”,袁世凱改了一改,在北洋六鎮軍事統領會議上訓斥道:“我不懼你,還可欺你。”,這是對所有人說的,意思很明白:不聽話,就趴下!

他是大清朝的曹操,自然也有曹操的秉性,狐疑重,江世堯投靠鐵良那會兒,他私底下跳腳痛罵混賬王八蛋,好在趙秉均與江世堯私交深厚,來回地打圓場方才解圍,事情傳到江世堯的耳朵裡,硬生生地嚇得他三天三夜沒睡覺。

在天下人眼裡,袁世凱是一代梟雄,在江世堯心裡他是神,生殺予奪全在一念之間,江世堯可以揹著搞點自己的小九九,謀點私利,袁世凱不大理會,但說到大是大非大原則上面,他是綁死袁世凱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趙秉均送給他的錦囊妙計只有這八個字。

袁世凱老謀深算,信不過江世堯,也知道他在北京弄的那檔子事兒:故意留下刻著‘袁’字的毛瑟槍讓人撿去,好撇清干係,讓他袁大頭變冤大頭,袁世凱明裡說道小德張‘移禍江東’,其實是在點撥他。江世堯身邊不乏袁世凱安插的密探,一天一封電報,只他還矇在鼓裡。

老話說得妙:不痴不聾不做阿家翁。袁世凱身居高位,做北洋軍的大家長有的事就不能太明白,底下人也好活得松泛點兒。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許多時候管得太多,看得太緊,也就沒人願意替他賣命,到頭來只會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

不過從來沒有人敢太歲頭上動土,袁世凱的精明世人皆知,北洋系更是奉若神明,只是袁世凱很聰明,懂得韜光養晦,和光同塵,時刻隱匿自己的野心和慾望,比如賦閒三年,表面上看他每天釣魚逗鳥,悠閒自在,孰不知他每天晚上閱讀各地密報直至深夜,全域性盡在掌握之中。

慶王私下對比李鴻章和袁世凱,說道:‘李鴻章手下的都是自己人,辦事情暢快,而袁世凱手下的都是敵人,這些人防著袁世凱有朝一日會殺了他們,袁世凱也防著有朝一日被他們殺,互相提防,歸根結底,袁世凱在用人的法度上終是差了半截。’

但話從兩頭說,能在中國歷史上掛的上名頭就意味著不是普通人,袁世凱臉厚心黑,城府極深,對於做大事,謀全域性的人來說,這是不可或缺的一大必要條件,所以兩相比較,袁世凱勝過李鴻章可不是一星半點兒。

從懂事起,他的信仰便是堅定不移,事無鉅細追求利益最大化,謹守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