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當即頒佈聖旨,宣長孫凜率其部下薛仁貴、王大牛、馬富馬貴兄弟等將領,到太極殿接受聖上覲見接受嘉賞。
今日覲見凱旋之師的儀式自然比平日的“御門決事”的禮儀要隆重。 五更前,黎明的曙光剛剛揭去夜幕的輕紗,承天樓上傳來了第一通鼓聲。 六隻大象由御林軍押著身穿綵衣的象奴牽到了順天門前,分成三對站立在門樓兩側,同左右金吾衛一起肅立不動。
五更過後,二通鼓響。 朝臣們陸續進入順天門,都到兩側的朝堂內候著,文官居東,武官居西,成為定製。 雖然長孫凜之前還被封了個諫議大夫,但他主要的功勳都是以武官的名義而打下的,所以他和薛仁貴等人也都是站在武官這一邊。
三通鼓罷,嘉德門的左右偏門即掖門拉開,一簇衛軍走進門內,夾著御道分兩行排列整齊。 擔任儀仗的太監們從宮中出來,在丹墀下邊排班站定。 班尾是三對仗馬,金鐙、金鞍、赤金嚼頭、黃絲轡頭。
丹陛左右。 排列兩行護駕待朝的御林軍,他們戴紅纓頭盔,佩弓矢刀劍。 身披光甲,銅鏡被打磨得非常光亮,在晨曦地光照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文武百官走出朝堂,從左右掖門跨進太極門。 按照文東武西,以及衙門的官階品級。 排成兩班,恭立在丹墀上。 四名御史分班在北面朝南站立著,負責糾儀。
五更…,站在丹墀一側的太監揮起淨鞭在空中盤旋幾下,用力一抽——啪!——清脆的鞭聲響徹雲霄。 啪——啪——啪——連著揮響三次。 內官傳呼:“陛下駕到!”
大群太監簇擁著御輦出來,導駕官從太極門導駕而出,步步後退。 將御輦導向太極殿內的御座跟前。 文武百官躬身低頭,不敢仰視。 李世民身著一身紫紗袍,平穩地走出御輦,升上御座。 御座背後的宮女執著傘扇,兩旁站立著數名太監。
兩尊一人高地古銅仙鶴香爐嫋嫋地冒著輕煙,異香飄滿殿堂。 鴻臚寺官洪亮地唱道:“入班行禮!”群臣面向御座,依照鴻臚寺官的唱贊,有節奏地行了一拜三叩頭地朝禮。 長孫凜也是裝模作樣的跟著官員拜了拜。 思想沒有集中,四處張望,卻見王大牛也跟他一樣一臉不耐煩,兩人心領神會地相視而笑。
另一個鴻臚寺官跪在御座前面,奏報在太極門外謝恩和叩辭的官員的姓名和人數。 一名太監將一張紅紙名單展開,放在龍案上。 李世民邊看便問了兩句。 下意識地朝門外望了望直如石頭一般跪伏的人影,收回了目光。 鴻臚寺官起身倒退幾步,轉身朝門外高呼:“謝恩叩辭官員行禮!”太極門外的官員依照立在左側的鴻臚寺官地唱贊,遠遠地向皇上行了五拜三叩禮。
三省六部等衙門照例行公事後,朝霞從東方**出來,鋪得滿天火紅斑斕。 太極殿浸染在一片熹微中,窗欞上摸著鮮黃和嫣紅的彩暉,殿堂內飄飄嫋嫋的香菸幻城了亮藍色。
李世民閃動龍目,一手捻著捲翹的唇髭,問道:“長孫凜、薛仁貴、王大牛、馬富、馬貴。 何在?”
長孫凜走在前頭。 薛仁貴等人則是依次跟在他的身後,按照正步走到了御座之下。 這幾人紛紛跪了下來答應道。
李世民掃視了一邊這些年輕將領們,他也是帶兵打仗過來的,自然能看出這些走路龍行虎步,眼神目光炯炯的漢子都是不可多得的武將人才。 便滿意地朗聲笑了幾聲,連連點頭地說道:“果然是一夫敵萬地強將,我大唐自建國以來名將輩出,如今又有你們這些盛世大將,真可乃我大唐之萬幸!”
長孫凜和他的部下趕緊連忙叩謝,口中也是連稱什麼一切都是皇帝的功勞,微臣只是盡綿薄之力之類的話語。
李世民卻是當堂頒詔加授薛仁貴為昭武校尉,王大牛為昭武副尉,而馬富兄弟也被成為了懷化司階,各自的軍銜都升了一兩品不等。 而每人再賜絹五百匹,連同之前已經被賞賜過的長孫凜也是見者有份。
而長孫凜卻是上前跪辭說道:“陛下,微臣適回京之際,已得陛下賞賜,本來就心有不安。 此次西征突厥,並非是臣一個人或者一小群將士地功勞,這一切都屬於整個西征突厥計程車兵們。 長孫營前往突厥時計程車兵有五千餘人,而班師回朝的原班人馬只剩下了三千餘人,也就是說有兩千多名士兵已是深深埋骨於異鄉之土。 所以陛下的賞賜,在別人看來也許只有無限的榮耀,微臣卻是看到士兵們一個個的鮮活的生命和赤子之心。 微臣懇求陛下將賞賜微臣之物用以重賞活著計程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