岬城邦的主神官,每個月都會主持向神靈獻祭的活動,城邦中的公民可以在神殿大廳之外參觀朝拜,今天正好趕上了。他原本是想在府門外等羅德-迪克回家的,現在打算直接到神殿廣場,當眾把尼祿的法杖取出來。
阿蒙趕到廣場上時,獻祭活動已經結束,幾位祭司站在臺階上,如潮水般的人群正從神殿門前寬敞高大的石柱間走出來。羅德-迪克帶著隨從登上馬車,前面有儀仗護衛,人群自動退開給城主大人讓出道路,他已經打算回府了。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高喊道:“羅德-迪克大人,我根據海岬城邦前任主神官尼祿大人的遺言,前來送還大神術師尼祿的法杖與遺物!”
這個聲音很大,就連站在高階上的幾位祭司都聽見了,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紛紛好奇的向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還有人小聲的問身邊的圍觀者:“尼祿是誰啊?”
又有人解釋道:“尼祿是三十多年前城邦的主神官,一位大神術師,據說已為國捐軀。……怎麼回事,這麼多年過去了,居然有人送回了尼祿大人的法杖!”
羅德-迪克大人的護衛儀仗之前,人群分開的地方卻有一個年輕人站著沒動,手中高舉著一支法杖,剛才喊話的人就是他。有人攔住車隊舉起法杖,護衛的武士們紛紛抽出了武器戒備,要不是阿蒙剛才喊的那一番話,衛隊此時已經動手拿下他了。
羅德-迪克的馬車停下了,他挑簾走了下來,身邊還跟著兩個人,都是阿蒙曾經見過的,書記官法約爾-猶大和幕僚亞里士多德。阿蒙一見羅德-迪克出來了,順勢單膝點地行禮,雙手平端法杖高舉過頭頂,做出進獻的姿勢,衛士們這才鬆了一口氣。
人群分開,形成一片圓形的空地,將羅德-迪克的車隊和阿蒙圍在中間,高階上的幾位神殿祭司也連忙小跑著趕了過來。
亞里士多德一眼看見阿蒙就覺得很眼熟,卻又想不起在什麼地方見過。並不是這位年輕的賢者記性不好,這兩年來阿蒙的樣子改變了太多,五官稜角依稀還有當初的影子,但已經完全長大成人了。
羅德-迪克正要走過去細問,法約爾-猶大卻拉了他一把道:“大人小心,先弄清楚狀況,萬一是刺客呢?”
亞里士多德一牽長袍的下襬,分開衛隊走到了阿蒙身前,和顏悅色的問道:“年輕人,你攔在城主大人的車隊前高舉法杖,究竟有什麼事?”
阿蒙大聲答道:“我剛才已經說過了,根據城邦前任主神官大神術師尼祿的遺言,我來送還他的法杖和遺物,據說這支法杖中還有尼祿大人遺留的資訊,請城主迪克大人查驗!”
亞里士多德伸手拿過了法杖,又問道:“你叫什麼名字,是怎樣得到尼祿大人的遺物的?”
阿蒙:“我是深山中的獵人,叫阿蒙,在追趕獵物時發現了寫在洞穴中的字跡,是海岬城邦前任主神官尼祿大神術師所留,他希望有人能夠發現他的遺物並送回海岬城邦,將法杖交還給神殿,將遺物送還給家族,並許諾了酬謝。我千里迢迢穿越深山與沙漠而來,為了完成逝者的遺願!”
“阿蒙?你叫阿蒙?”亞里士多德微微一怔,似是想起了什麼,卻沒有多說,拿著法杖轉身走了回去。
幾位神殿祭司已經跑下長階來到羅德-迪克的身邊,一位年長的祭司看著亞里士多德手中的法杖,激動的聲音都發顫:“這、這、這真是海岬城邦主神官的法杖!三十年前尼祿大人帶著它一去不回,真沒想到還能再見!”
這支法杖以黃褐色的木材為手柄,質地十分堅固耐久,一點沒有朽壞的跡象。其頂端鑲嵌的是一枚大地之瞳,也不知是用什麼手法制作的,這枚大地之瞳就似天然生長在木紋中被包裹著,只露出了幾個尖角。
圍觀的人群都看的很清楚,只要是見過的人,一眼就能認出來它確實就是尼祿曾用過的那支法杖,這位千里迢迢趕來的外鄉人果然沒有撒謊。羅德-迪克拿過法杖,也不禁激動的雙手微顫,這支法杖是海岬城邦神殿之物,只有歷任主神官才有資格持有。
尼祿失蹤後法杖也失去了,下一任主神官是羅德-迪克的父親老迪克,幾年前羅德-迪克又繼任了主神官,雖然另尋能工巧匠打造了法杖,但當然不如歷代相傳的這支法杖珍貴,萬沒想到它今天又回來了,難道是神靈的恩賜嗎?
它被一個外鄉人千里迢迢送還海岬城邦,羅德-迪克在萬眾面前親手接過,就在這神殿門前,其象徵意義是無比重要的!
羅德-迪克久居官場,反應相當快,拿過法杖隨即雙手舉過頭頂,轉身朝著神殿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