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論道七里澗(1 / 2)

話說洪荒時期,天地混沌如雞子,而盤古生其中。

經一萬八千歲,天開於子,地闢於醜,陽清為天,陰濁為地。

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而聖於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

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

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天地始分,太極化陰陽,衍四象,幻八卦,造就五行,遂成天地人三界。

三界中的人界以洛陽居天下之中,故其頗具文化色彩。

上古神農伏羲嘗於洛陽東北孟津河處有龍馬揹負“河圖”,遂演先天八卦;夏王大禹於洛水處有神鬼馱“洛書”來獻,水患至平。

而洛水呈偏西東走勢,有《山海經》雲:“灌舉之山(今冢嶺山),洛水出焉。”自關中流入洛陽匯入黃河。

所謂山南水北謂之陽,在洛河與伊水以及黃河的交匯處的北面形成了天下形勝之地-洛陽。

洛陽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洛陽城亦曾為多國王都,如夏之斟鄩,商之西毫,周之洛邑等。

洛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其北依邙山,西據函谷關,扼守崤函之地,鎮雍梁益三州之地。

東鎮汜水關,守青徐揚豫四州之兵;南立伊闕(今洛陽龍門),扼荊州之道;北靠孟津關,扼黃河渡口,以決兗平幽等地。

由於大禹定九州,豫州居中,而洛陽乃為豫州之中,如此便儼然成為天下之中。

而洛水流穿洛陽南岸,直入黃河,其中七里澗便是坐落於洛陽城東面。

一條令遊人流連忘返之地,當今名土王戎、張華,裴頜,幹衍等曾推遊洛河,高談老莊闊論孔孟。

“三月三日天氣新,洛陽水邊多麗人!”

此時的洛陽城東的七里澗上河畔上奼紫嫣紅,道路旁車水馬龍,有寶馬七香車,五牛車,七根車,四人平輦等。

在阡陌上穿梭不息,七里澗的上的遊子歌女更是絡繹不絕。

澗旁半黃半綠的嫩柳輕撫著那款款的流水,幾簇桃花開出,落花半落,隨著流水,在清澈的河流上向東款款而去。

風流雅士們,把毯子平鋪在河邊,設下雕花几案,在此肆意論道。

一人身著寬袍長袖白衣男子,斜欹几案,手持麈尾,神行散漫道:“今日上已,聖上以及皇后等往太廟祭天,以求天順地暢,物阜民豐,寰宇清安。”

“今,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七里澗上弱柳拂提,花開水暖,如此良辰美景,我等閒雲之輩可在此遊冶玩賞,縱情論道,特擺筵澗旁,諸君請恣意高談!”

赫然發現,那說話之人便是“一世龍門”的琅琊王衍。

話音未落,一人袒胸露乳,披頭散髮,左手執爵,右手撓身,一副玩世不恭姿態,隨意地接話道。

“論何道?是'有無相爭還是‘越名教而任自然’,亦或是‘聲無哀樂’以及言意'之論?”

一人峨冠博帶,連連擺手道:“那都是老生常談,不可言,不可言!”

有人提議道:“既然如此,那談老莊之《逍遙遊》、《人間世》亦可?”

眾人皆日:“陳詞濫調,俗不可耐!”

“那隻能談才性四本?”

“舊調重彈,有何意趣?”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談何道?”

王衍立刻打岔道:“就談何為'道'?\"

“這……..”

在場眾人或站或躺,或睡或醒,或哭或笑,奇形怪狀,放浪形骸。

聽聞王衍的主題是論“道”,個個才思泉湧,躍躍欲試!

“道者,乃天地乾坤之理,日月星辰之機,遵循大道而行,必然諸事不爽!”

“非也,道者,乃五行之變化,萬物週而復始,天地亦不可長久,其存若淵,其形如無!\"

“非也,道生於無極,出與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顧道者,有為一也”

“道者,不可說,可說著便不是道!”

此話一說,大家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在場還有一位天師,他靜靜地看著這群所謂的“風流高士”在此“高談闊論”。

“看吧,這就是當年的上流社會,他們身居高位,掌握這天下民生,不為天下謀福利,不為百姓謀太平,不為黎民求社稷,而在此縱情高論,說一些虛無縹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