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接著上回講,越大夫文種好不容易從吳王夫差那兒求來了和談的機會,趕忙跑回去跟越王勾踐報信,說:“吳王夫差已經帶著大軍回去啦,還派了大夫王孫雄跟著我到這兒,一個勁兒地催咱們趕緊出發呢。太宰伯嚭正帶著兵在江上等著,就盼著大王您趕緊過江!”越王勾踐一聽這話,眼眶立馬就紅了,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文種趕緊安慰他說:“大王,五月之期可沒剩幾天了,您得趕緊回越都去,把國家的事兒料理料理,這會兒傷心也沒啥用啊,別幹那沒意義的事兒!”
越王勾踐這才收住眼淚,回到越都一看,好傢伙,城裡的街市倒是還像以前一樣熱鬧,可青壯年卻沒剩幾個了,心裡那叫一個慚愧。他先把王孫雄安排在館驛住下,然後就開始收拾庫藏裡的寶物,裝車。又在國內找了三百三十個女子,挑了三百個準備送給吳王夫差,三十個送給太宰伯嚭。可這時候還沒到出發的日子呢,王孫雄卻在旁邊不停地催促,勾踐哭哭啼啼地對大臣們說:“我繼承了先王的基業,一直都兢兢業業,不敢有半點兒懈怠,沒想到在夫椒這一仗,輸得底兒掉,國家也沒了,我這馬上就要去吳國當俘虜了。這一去,恐怕是有去無回咯!”大臣們聽了,也都跟著抹眼淚。文種這時候站出來說:“大王,您別太灰心。以前商湯被囚禁在夏臺,周文王被關在羑里,可後來他們都成就了大業;齊桓公逃到莒國,晉文公跑到翟國,最後也都成了霸主。艱難困苦的環境,那是老天爺在給大王您機會呢,讓您以後能成就一番霸業。您只要順應天意,好日子肯定還在後頭,千萬別太傷心,把志氣給磨沒了。”
勾踐聽了文種的話,覺得也有點道理,就趕緊去祭祀宗廟。王孫雄先走了一天,勾踐和夫人隨後出發,大臣們都一路送到浙江邊上。范蠡在固陵準備好了船,迎接越王。在水邊餞行的時候,文種端著酒杯走到越王跟前,祝酒說:“老天爺保佑,咱們越國先倒黴後發達。災禍啊,其實是福氣的根兒;憂愁呢,就是幸福的源頭。欺負人的最後都得完蛋,懂得順從的才能昌盛。大王您雖然現在被困住了,但以後肯定沒災沒殃。您和大臣們這生離死別的場景,連老天爺都得被感動。大家都這麼傷心,我也不多說了,先敬大王兩杯酒!”
勾踐仰天長嘆,舉起酒杯,眼淚吧嗒吧嗒地直往下掉,半天說不出話來。范蠡在旁邊勸說道:“大王,我聽說‘住的地方不安靜,志向就不會遠大;臉上沒有憂愁的樣子,想法就不會長遠’。古代那些聖賢,誰沒遇到過困難和恥辱呢?又不是隻有大王您一個人這麼倒黴。”
勾踐說:“以前堯任用舜、禹,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就算有洪水,也傷不了老百姓。我現在要離開越國去吳國,把國家交給你們這些大臣,你們可得好好幹,別讓我失望啊!”
范蠡轉過頭對其他大臣說:“咱們都知道‘主上有憂愁,臣子就覺得恥辱;主上受侮辱,臣子就得拼命’。現在大王要去吳國受苦,當人家的俘虜,咱們這些浙東的豪傑,難道就沒有一個願意和大王一起分擔這憂愁和恥辱的嗎?”
大臣們聽了,都齊聲說:“我們都是大王的臣子,當然聽大王的吩咐!”
勾踐說:“各位大臣要是不嫌棄我,就說說自己的想法,誰願意跟我去吳國受苦,誰願意留在國內守著?”
文種說:“要說管理國內的百姓,范蠡比不上我;但要是說到陪大王在外面周旋,隨機應變,我就比不上范蠡了。”
范蠡馬上說:“文種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大王把國事交給他,肯定能讓越國耕戰充足,百姓和睦。至於陪著大王在危險的時候出謀劃策,忍受恥辱,以後再找機會回來報仇,這事兒我來幹,絕不推辭。”
接著,其他大臣也一個一個地說了自己的想法。太宰苦成說:“傳達大王的命令,宣揚大王的仁德,處理各種繁瑣複雜的事務,讓老百姓都知道自己該幹啥,這是我的專長。”
行人曳庸說:“和其他諸侯國打交道,解決各種糾紛和疑問,出去辦事不辱沒大王的使命,回來也不會被埋怨,這我最拿手。”
司直皓進說:“給大王提意見,指出大王的過錯,幫大王解決疑難問題,我這人就是心直口快,誰的面子都不給,哪怕是親戚也不偏袒。”
司馬諸稽郢說:“觀察敵人的情況,佈置陣法,指揮士兵衝鋒陷陣,打仗的時候勇往直前,不怕流血犧牲,這是我該乾的。”
司農皋如說:“親自去安撫老百姓,關心那些有困難的人,吃飯不講究,把舊糧食存好,新糧食也準備好,保證國家的糧食供應,這是我的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