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周朝那會兒,武王伐紂成功後,自個兒坐上了天子的寶座,後面成王、康王接著幹,都是守家業的好手。朝堂之上,周公、召公他們一班牛人忙前忙後,治國理政,那陣子,真是文武雙全,國家昌盛得跟朵花似的,百姓們也安居樂業,過得美滋滋的。
可是呢,武王傳了八代到了夷王,這規矩就不太守了,諸侯們一個個跟吹氣球似的膨脹起來,翅膀硬了。到了第九代厲王,那真是個狠角色,把老百姓逼得沒法兒,直接把他給“咔嚓”了。這可是頭一遭啊!還好周召二公挺身而出,跟倆大俠似的,把太子靖扶上了位,這就是宣王。
宣王這一朝,嘿,那可真叫一個英明神武,用的都是方叔、召虎這些能人異士,又把文武成康那一套給撿回來了,周朝那叫一個復興啊!百姓們又過上了好日子,有詩為證:
“夷厲兩王瞎折騰,幸有宣王來中興。
要是沒他這能手,周朝哪能八百年!”
不過話說回來,宣王雖然勤快,但也比不上武王那麼自律,什麼牆上刻字提醒自己啊,他可做不來。雖然說是復興,但也沒達到成康那時候的文化盛世,還差那麼一丟丟。
到了三十九年,姜戎這幫傢伙不聽話,宣王就火了,親自出馬去收拾他們。結果呢,打了個大敗仗,車馬損失慘重,跟被抄家了一樣。宣王心裡那個不痛快啊!但他想再幹一票,又怕兵力不夠,就自己跑到太原去數人頭了——就是看看那地方有多少人,多少車馬糧食,好準備打仗。太宰仲山甫勸他別這麼幹,說:“大王啊,您這是何必呢?咱們還是好好商量商量吧。”宣王愣是不聽,跟個倔驢似的。
後人寫詩嘲笑他:
“拿寶劍刻石頭,珍珠打小鳥,真是吃飽了撐的!
皇威都快丟光了,還跑去數人頭,也是醉了!”
宣王數完人頭回來,快到鎬京了,心裡還惦記著那敗仗的事兒呢。突然聽到街上小孩們一群一群的,拍手唱著同一首歌。宣王就停下來聽,眉頭緊鎖著,心裡想著:“這啥歌啊?咋這麼晦氣呢?”
唱的啥呢?
“月亮要升起,太陽要落下;
桑木弓和草箭袋,差點亡了周朝家。”
宣王一聽,心裡那個不痛快啊!臉拉得跟長白山似的。立馬叫車伕把小孩們都抓來問問。小孩們嚇得四散而逃,跟受驚的小鳥似的。最後就抓到兩個,跪在車下,渾身哆嗦著。
宣王瞪著眼珠子問:“這歌是誰編的?”小的那個嚇得說不出話,跟個啞巴似的。大的那個結結巴巴地說:“不是我們編的。三天前,有個穿紅衣服的小孩,到街上教我們唱這個,不知道怎麼回事,一下子就傳遍了,全城的小孩都在唱,不止我們這兒。”
宣王又問:“那穿紅衣服的小孩呢?”回答說:“教完歌就不知道去哪兒了,跟人間蒸發似的。”宣王沉默了好久,罵了兩句髒話,就把兩個小孩放了。然後叫來管市場的官,讓他傳話下去:“要是再聽到誰唱這首歌,連家長一起罰!”
當天晚上回宮後,宣王躺在龍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心裡還在琢磨著那首歌的事兒。
第二天早朝時,大臣們都來了,一個個跟雕像似的站得筆直。拜完皇上後,宣王就把昨晚聽到的歌說了出來,問大家怎麼看。大臣們一聽這歌的內容都愣住了,心裡都嘀咕著:“這啥情況啊?咋還扯上亡國了呢?”
大宗伯召虎率先開口說:“桑木可以做弓嘛,所以叫檿弧;草可以編箭袋嘛,所以叫箕箙。我看啊國家恐怕要有弓箭的麻煩了。”
太宰仲山甫也跟著說:“弓箭是打仗用的嘛。您現在去太原數人頭不就是想報仇嘛。要是打不完這仗國家就要亡了啊!”說完還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宣王雖然沒說什麼但心裡還是點了點頭覺得他們說得有理。然後又問:“這歌是從穿紅衣服的小孩那兒傳來的。那小孩是誰呢?”
太史伯陽父捋了捋鬍子說:“街上那些沒頭沒尾的話叫謠言嘛。上天要警告皇上就讓熒惑星變成小孩編謠言讓小孩們學這就叫童謠嘛。小的話就是一個人的吉凶;大的話就是國家的興亡嘛。熒惑星是紅色的所以小孩穿紅衣嘛。今天的亡國謠就是上天要警告您的嘛。”說完還眨了眨眼似乎在暗示著什麼。
宣王一聽心裡更不痛快了但還是強忍著沒發作說:“那我現在赦免姜戎的罪停止太原的軍事行動把武庫裡的弓箭都燒了,再讓全國都不準造賣弓箭這禍能消嗎?”
伯陽父又捋了捋鬍子說:“我看天象這兆頭已經成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