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佔領了。匡章留下一部分軍隊駐紮在燕都,繼續去攻打燕國的其他城市,這一年是周赧王元年。
齊湣王見到子之,狠狠地數落了他的罪行,然後下令把他千刀萬剮,還把他的肉做成肉醬,分給大臣們吃,好像這樣還不解恨似的。
子之只當了一年多的燕王,就因為自己的貪心和野心,落得個如此悲慘的下場,真是愚蠢至極啊!
燕國的老百姓雖然恨子之,但看到齊國的軍隊在燕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心裡又開始懷念燕國以前的日子。他們四處尋找,終於在無終山找到了太子平,把他迎回來做國王,這就是燕昭王。郭隗被任命為相國,開始著手收拾燕國的爛攤子。
這時候,趙國的武靈王對齊國吞併燕國的行為非常不滿,他覺得齊國這樣做太過分了,會打破各國之間的平衡。於是,他派大將樂池去韓國迎接公子職,打算立他為燕王。可是後來聽說太子平已經被立為燕王了,只好作罷。
郭隗為了讓燕國重新強大起來,就到處釋出告示,宣傳燕昭王復興燕國的決心和志向。那些已經被齊國佔領的城市,聽到訊息後,都紛紛起來反抗齊國的統治,重新歸附燕國。匡章雖然想鎮壓,但也無能為力,只好灰溜溜地帶著軍隊回齊國去了。
燕昭王回到燕都後,看著被戰火破壞的宗廟和城市,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報仇雪恨,讓燕國重新強大起來。他知道,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要有賢能的人才來幫助他。於是,他放下身段,用豐厚的禮物和謙恭的態度去招攬天下的賢士。
有一天,燕昭王對相國郭隗說:“先王受到的恥辱,我每天都記在心裡。如果能找到有才能的人,和我一起商量怎麼對付齊國,我願意把他當成老師一樣尊敬,郭先生,您看誰是這樣的人才呢?”
郭隗想了想,說:“大王,我給您講個故事吧。從前有個國君,想用千金買一匹千里馬,他派了一個涓人去尋找。涓人找了好久,終於在路上看到了一匹死千里馬,旁邊的人都圍著嘆息。涓人就問他們為什麼嘆氣,他們說:‘這匹馬活著的時候,一天能跑一千里,現在死了,真是太可惜了。’涓人聽了,就用五百金把這匹馬的骨頭買了下來,包好背在背上帶回去。國君看到後,氣得大罵:‘你這個笨蛋,我要的是活馬,你買這堆死骨頭回來有什麼用?還浪費了我這麼多錢!’涓人卻不慌不忙地說:‘大王,您想啊,您連死千里馬的骨頭都願意花五百金買,別人知道了,肯定會覺得您是真心想要千里馬。這樣,很快就會有人把活的千里馬送上門來的。’果然,不到一年,就有人送來了三匹千里馬。現在大王您要招攬天下的賢士,不妨就把我當成那匹死馬的骨頭吧。那些比我更有才能的人,看到您對我這麼好,還怕他們不來投奔您嗎?”
燕昭王聽了,覺得郭隗說得很有道理。他馬上讓人專門為郭隗修建了一座宮殿,自己以弟子的禮節對待郭隗,每天都親自去請教他,還給他準備最好的飲食,對他恭敬有加。不僅如此,燕昭王還在易水旁邊築起了一座高臺,在臺上堆滿了黃金,用來賞賜那些來投奔的賢士。這座高臺就叫做招賢臺,也叫黃金臺。
燕昭王愛才的名聲很快就傳了出去,各地的賢士紛紛慕名而來。劇辛從趙國趕來,蘇代從周朝趕來,鄒衍從齊國趕來,屈景從衛國趕來。燕昭王對他們都非常尊重,一一拜為客卿,和他們一起商量國家大事。元代的劉因寫了一首《黃金臺詩》:
燕山不改色,易水無剩聲。
誰知數尺臺,中有萬古情!
區區後世人,猶愛黃金名。
黃金亦何物,能為賢重輕?
周道日東漸,二老皆西行。
養民以致賢,王業自此成。
咱們再說齊國的湣王,他打敗了燕國,殺了燕王噲和子之,覺得自己威風八面,天下無敵了。這可把秦國的惠文王給嚇壞了,他覺得齊國這樣發展下去,遲早會對秦國構成威脅。而楚懷王作為“縱約長”,和齊國的關係又非常好,兩國經常互相幫助,這讓秦王更加擔心了。於是,秦王把張儀叫過來,問他有什麼辦法可以離間齊國和楚國的關係。
張儀眼珠子一轉,說:“大王放心,我憑著這張三寸不爛之舌,去楚國走一趟,找機會說服楚王,讓他和齊國絕交,轉而和秦國親近。”
惠文王聽了,高興地說:“好,那就全靠你了。”
張儀於是辭去了秦國的相印,帶著滿滿的自信去了楚國。他早就聽說楚懷王有個寵臣叫靳尚,這個人在楚懷王面前說一不二,只要搞定了他,事情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