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堡,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辦公室中,一群杜馬大貴族齊聚在這裡,等到亞歷山大一世的抉擇。
“陛下,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面對霍亨索倫和哈布斯堡的入侵毫無抵抗力,甚至立陶宛貴族已經公開宣佈不會去支援,並且跟霍亨索倫家族與哈布斯堡家族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
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的滅亡已經進入倒計時,單憑那些波蘭貴族根本不可能抵擋兩大強國的入侵。
古老的波蘭翼騎兵也沒有表現出他們曾經在維也納會戰中的英姿,面對燧發槍和滑膛炮武裝起來的現代化陸軍,即便是高階超凡者水準的波蘭翼騎兵,也頂多拼死十幾個普通士兵而已。
瑞典那邊已經派來使者,願意跟我們進行停戰談判,跟瑞典的戰爭一時半會還看不到結束的希望,所以我們是不是應該換一個目標了。”
亞歷山大一世有些疲憊的揉了揉眉心,他不是真的勞累,而是心累。
對瑞典戰爭的失利,必然會導致沙皇威嚴的損失,哪怕俄軍已經全面佔領了芬蘭地區。
但俄軍為此付出的損失,遠大於芬蘭地區佔領得到的收益。
芬蘭不過是跟莫斯科一樣寒冷的土地罷了,那裡的人口並不多。
而且俄軍能順利佔領芬蘭,也跟芬蘭當地人對瑞典統治的認同度不高有很大關係。
等進入了瑞典本土境內,俄軍才深刻感受到瑞典人頑強不息的戰鬥精神。
不愧是曾經制霸過東歐的存在,他們已經產生了所謂的民族自豪感。
上到瑞典國王下到一個瑞典小兵,都不甘心向沙俄帝國臣服。
這導致雙方的廝殺十分慘烈,讓亞歷山大一世有點下不來臺。
“既然如此,就跟瑞典人和談,然後調兵準備進攻立陶宛地區吧。”
“陛下,我們要不要派遣使者團跟霍亨索倫與哈布斯堡說一下。”
“沒有必要,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一直被天主教看做自己的地盤,霍亨索倫和哈布斯堡兩大家族都是羅馬教廷的奴僕,他們不會同意我們進入立陶宛地區的。
更何況,我們東正教辦事,何需跟天主教的人商議?
加緊跟瑞典人的和談,這邊跟瑞典停戰後,立刻對立陶宛出兵。
如果霍亨索倫和哈布斯堡不滿,敢派兵進入立陶宛,我們就直接將他們打回去!”
“陛下,立陶宛地區的愛沙尼亞民族和拉脫維亞民族都有獨立傾向,我們或許可以派人聯絡這兩大民族的本土貴族,跟他們聯合起來對付立陶宛。
而且立陶宛地區生存的俄羅斯人,也可以拉攏到我們這一邊,整個立陶宛地區,我們真正需要對付的其實只有那些冥頑不靈的立陶宛貴族。
他們高高在上太久了,不會輕易屈服的。”
亞歷山大一世微微頷首。
“可以,在開戰前,先派遣密使聯絡這些人。
如果愛沙尼亞貴族和拉脫維亞貴族能起到作用,戰後就允許他們獨立建國依附我們。”
亞歷山大一世自然不會真的好心支援其他民族獨立建國。
或者說,這個世界的歐陸大國支援其他民族獨立建國,都是有大家約定成俗潛規則的——尊支持者為宗主國。
這就是歐陸上大部分國家,都是主權不完整的附庸國的原因。
跟查理上輩子的民族主義不同,這個世界歐陸的民族概念往往只存在於當地貴族和知識分子眼中。
對底層文盲老百姓來說,是沒有民族概念的。
他們也沒有心思去關心自己屬於哪個民族……
而貴族和知識分子的民族概念,準確來說是一種民族文化認同度。
也可以算是一種地域群體精神割裂的概念。
當地權貴和知識分子不想遭到外地強權的壓榨剝削,所以產生了獨立自主的思潮。
越是被壓榨剝削狠毒的地域,當地權貴產生的民族思潮越是強烈,獨立建國的傾向越重。
若是沒有壓榨和剝削,則不會有獨立的民族思潮運動。
這就是民族同化的手段了。
但作為強權入侵者,哪有不壓榨外人反哺自身的?
在立陶宛地區,原本是沒有愛沙尼亞民族和拉脫維亞民族的,只不過這兩個地域的人乃至當地權貴,享受的稅賦遠高於立陶宛其他地區,所以才會對立陶宛的統治倍感不滿,產生獨立傾向。
當然,以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兩地的水準,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