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奴隸解放(3 / 7)

後世的封建時期還要嚴重,所以古書上記載‘紂王聽信婦人言’,是一種貶義的記錄,這算是封建時代前後宮干政的代表了,加上商朝被滅亡了,後世的封建國家沒少拿這個舉例說事。

每當有後宮干政,大臣們就連連上奏,排比句的第一欄必然是他帝辛的例子。

之前蘇妲己提出“罰輕誅薄,威不立耳”,向帝辛建議重刑法,打破“刑不上大夫”的傳統,對反抗的奴隸主施以重刑,處決了一大批奴隸主舊貴族。

這個時代的人怎麼看蘇臨先不說,站在他的角度,他感覺妲己的建議沒毛病啊,帝辛做的也沒錯。

誅殺貴族叛逆,才能加強王權,這是合理的操作,只不過歷史上的帝辛玩的有點過火,才惹了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無疑,妲己建言的這種行為,直接觸犯了奴隸主舊貴族的利益,他們把妲己視為妖魔鬼怪、狐狸精,妖言惑主,無惡不作。

後世把“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大義滅親”看作美談,為何唯獨對打破“刑不上大夫”的妲己咬牙切齒?實屬不公。

說白了,還是周朝醜化的結果,因為他們是歷史上第一個造反成功篡國的國家,當然要無限放大紂王的惡,否則他謀逆就會被拿出來戳脊梁骨。

在這個古人性情大多樸實,信禮數的時代,謀反可是大事,要被罵死的。

君不見姬發走過來的這一路,被人吐了多少口吐沫。

所以同一件事,用不同的方法去說,有時候可能是美談,有時候就是劣跡。

那些痛恨打破‘刑不上大夫’傳統的人,多半就是貴族一方,他們的利益被損害了,當然要罵妲己。

哦,其實他們想罵的是帝辛,但在帝辛還活著的時候,沒人敢直接罵他。

“大王,三思啊,如今八百國初安,若是再行改革,恐怕會再起動亂,到時候我國軍隊還遠在東夷,朝歌危矣。”

聞太師繼續勸諫道,“我截教弟子自可守得國門,可總不能殺盡天下人吧?”

在聞太師看來,實際上帝辛直轄的領地也就那麼一點,這偌大的天下都還是貴族在幫你管理,你得罪了貴族們,就是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可比姬發來打你可怕多了。

商朝的軍隊再能打,也不可能戰的敗八百國聯軍。

“天下人?”

蘇臨有些不禮貌的嗤笑了一聲,“八百國?”

聞太師內心有些不愉,但也知大王一向聰慧,難不成有他漏算的地方?

“請大王解惑。”

“太師高估他們了,所謂八百國,看似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但在寡人大軍壓上時,不也鳥作獸散了嗎?烏合之眾罷了。”

蘇臨說道,之前姬發謀反,也裹挾了大批的諸侯國軍隊。

說是八百國,不過就是群老村長罷了,村長帶著點人拿著農具就上戰場了,而且去的人還不多,說白了就是給姬發壯聲勢的,根本沒有要親自上去打仗的意思。

不過如果姬發真的能謀反成功,這些諸侯還是要跟著分好處的,就相當於投資一小筆,成功了可以大發的生意。

在姬發兵敗退兵時,那些諸侯國就都散去了,蘇臨沒有讓孔宣率兵去追,不過參與謀反的都有那些貴族,他可是記得清清楚楚,全都記錄在案了。

當時沒有動他們,是怕把事情鬧得更大不好收場,但不代表他就不記仇了。

蘇臨走到大殿側方的牆邊,那裡有一張地圖,上面標註著各地的貴族,說實話商朝這裡的八百諸侯還真不是吹得,亂也是真的亂。

從黃帝的十世孫湯成立商朝,到現在為止,中原大地上的諸侯貴族是遍地開花,有些祖上有的地盤大一點,但傳承下去後就分裂了。

明面上還是受商朝管轄,但其實傳到現在根本就是自成一國了,根本就不聽朝歌調令。

而作為宗主國的商朝前些年還為了彰顯自己大氣,好面子,還經常給小弟們發東西,這些面子工程也耗費了不少國力。

他手指著那張地圖,“太師是在說這八百國嗎?如他們起事,可起兵幾何?誰人為主?”

聞太師聞言也是愣了下,思索後明白了,“大王的意思是,他們過於零散,雖然理論上他們人數眾多,但實際上不可能擰成一股繩來進攻我朝?”

蘇臨點了點頭,“我朝八百萬人口,若他們盡數來伐,當然勢不可擋,但實際上諸侯國太多,貴族們即便不想各自為戰,也難找出統帥來,單獨任何一家或幾家,又不可能是我們的對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