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功宴後,我並未因這一場勝利而放鬆懈怠,反而更加深刻地意識到,提升國家軍事力量是一場沒有終點的征途。
回到王府,我便開始著手整理此次戰役中的各項資料,分析新型武器在實戰中的優勢與不足,以及部隊戰術執行過程中的得與失。
數日後,我再次進宮面聖。御書房內,皇上正在與幾位大臣商討民生事務,見我進來,便示意眾人稍作休息,轉而將注意力投向我。
“靖王爺,此次凱旋而歸,想必對今後軍事發展又有新的見解了吧?”皇上微笑著問道。
我上前一步,恭敬行禮後說道:“皇上聖明。此次作戰,新型武器雖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弩炮在長時間連續發射後,部件容易過熱損壞,影響作戰效率;投石機移動不便,在複雜地形下難以快速部署。臣以為,還需進一步改良這些武器。”
皇上微微點頭,目光中透露出讚許:“靖王爺考慮周全。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改進?”
“臣打算召集那些能工巧匠,針對武器在實戰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專項研究。同時,加強對武器維護保養的培訓,讓士兵們掌握基本的維修技能,確保武器隨時能投入戰鬥。”我有條不紊地闡述著計劃。
這時,一旁的兵部尚書也開口道:“王爺所言極是。除了武器改良,軍隊的後勤保障也至關重要。前線作戰,物資的及時供應和傷員的救治都不容有失。”
我深表贊同:“尚書大人說得對。臣建議在邊境沿線增設更多的物資儲備點,合理規劃運輸路線,確保戰時物資能夠快速送達。另外,還需組建一支專業的軍醫隊伍,隨部隊出征,提高傷員的救治率。”
皇上聽完,沉思片刻後說道:“就按你們說的辦。靖王爺,此事仍由你牽頭,務必儘快落實。”
“臣遵旨!”我領命後,便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各項工作。
首先,我再次將那些參與武器改進的能工巧匠召集到王府。眾人圍坐一堂,我詳細地向他們講述了武器在實戰中出現的問題。
“各位師傅,此次作戰,你們研製的武器立了大功,但也發現了一些瑕疵。就像這弩炮,連續發射後部件過熱的問題,不知各位可有解決之法?”我誠懇地問道。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工匠站起身來,捋了捋鬍鬚說道:“王爺,依老夫之見,可以在弩炮的關鍵部件上,加上散熱裝置,比如用銅片製作散熱片,或許能解決過熱的問題。”
另一位年輕的工匠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還可以嘗試改進弩炮的發射機制,減少部件之間的摩擦,這樣也能降低熱量的產生。”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十分熱烈。經過一番探討,我們最終確定了改進方案。
在武器改良的同時,我也沒有忘記加強後勤保障工作。我親自前往邊境,考察物資儲備點的選址。
“將軍,你覺得這個地方作為物資儲備點如何?”我指著一處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的空地,問隨行的一位將軍。
將軍仔細觀察了一番後說道:“王爺,此處位置確實不錯,靠近水源,運輸也方便。不過,為了安全起見,還需加強防護,修建圍牆和崗哨。”
我點頭表示認可:“就按將軍說的辦。另外,還要安排專人負責物資的管理和調配,確保賬物相符,發放有序。”
回到京城後,我又著手組建軍醫隊伍。我在太醫院和民間廣貼告示,招募醫術精湛的醫生。
“你為何想加入軍醫隊伍?”我問前來應聘的一位年輕郎中。
郎中神情堅定地說:“王爺,我雖一介草民,但也深知保家衛國的重要性。我願用自己的醫術,為將士們減輕傷痛,為國家出一份力。”
經過層層篩選,一支由經驗豐富的太醫和民間良醫組成的軍醫隊伍正式成立。我親自為他們制定了培訓計劃,讓他們學習戰場急救知識和傷員轉運技巧。
日子一天天過去,武器改良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後勤保障體系也日益完善。就在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時,又一個難題擺在了我的面前。
邊境傳來訊息,鄰國雖然在此次戰役中吃了敗仗,但並不甘心就此罷休,他們正在暗中招兵買馬,囤積糧草,似乎有再次進犯的跡象。同時,國內一些偏遠地區也出現了小規模的匪患,擾亂了當地百姓的生活。
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我再次進宮向皇上請示。
“皇上,如今鄰國蠢蠢欲動,國內又有匪患,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要制定一個全面的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