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聞言,眉頭緊鎖,目光在憐花身上來回遊移。
他深知後宮之中,關係錯綜複雜,每一步都需謹慎。
“你既有此心,為何還要選擇此刻動手?”皇帝的聲音低沉而威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質疑。
憐花身體顫抖得更厲害了,她深知此刻的辯解或許已無力迴天,但她仍試圖保護皇后:“奴婢……奴婢只是聽信了謠言,擔心秦貴人誕下皇子後,皇后娘娘的地位會受到威脅。奴婢一時糊塗,才做出了這等錯事。”
皇帝沉默片刻,似乎在權衡著如何處理此事。
最終,他緩緩開口:“憐花,你身為皇后身邊的貼身婢女,本應謹言慎行,卻聽信謠言,企圖謀害皇嗣,其罪當誅。但念在你對皇后忠心耿耿,且未造成嚴重後果,朕姑且饒你一命,貶為庶民,流放邊疆。”
“多謝皇上開恩!”憐花磕頭謝恩,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
還沒等憐花鬆一口氣,就聽皇帝再次開口,“至於皇后,馬上派人把皇后叫來,朕不信這件事與她毫無關係!”
憐花聽皇帝還要遷怒與皇后,嚇得全身打顫,“皇上明察!皇后娘娘真的與此事無關,一切都是奴婢一人的主意啊!”
此時剛生產完的秦昭昭微微從床榻上起身,聲音透過床簾傳了出來,“皇上,臣妾也相信皇后娘娘定然不會做出此事,但若是真的有人想害我們的孩子,還請皇上明察秋毫,以絕後患!”
秦昭昭表面上是在勸說皇帝,但實則又是在挑唆皇帝。
若是皇后真的想害秦昭昭的孩子,日後皇后定然還會出手,留著皇后就是一個禍患。
皇帝是個聰明人,自然聽得懂秦昭昭的話中話。
再加上如皇帝的子嗣單薄,唯有秦昭昭這麼一個兒子,若是這個兒子真的出了什麼事,對皇帝而言是重大的打擊。
於是皇帝沉吟再三,還是決定除去皇后,保全自己的皇嗣。
“來人!馬上把皇后叫來!”
皇帝一聲令下,外頭的太監立馬就衝向皇后的宮中。
文瑤默默地站在一側,對如今發生的一切都早有預料。
從一開始皇后娘娘想要謀害秦昭昭腹中孩子的時候,她就知道這是命定的。
他人的命運,文瑤不想幹涉。
皇后被匆匆召至,臉上帶著幾分愕然與不安。她步入大殿,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皇帝陰沉的臉上,心中已大致明瞭事由。
“臣妾參見皇上。”皇后行禮,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皇帝凝視著皇后,眼中複雜情緒交織:“皇后,憐花之事,你可有話說?”
皇后心中一緊,但她迅速鎮定下來,以一種高貴而不可侵犯的姿態回答:“皇上,憐花雖是我的貼身婢女,但她今日之舉,實屬個人行為,與我無關。臣妾身為後宮之主,向來以德服人,怎會行此卑劣之事?”
如今東窗事發,在後宮之中,保全自身才是明道。
雖然她不捨憐花,但眼下的局勢,她也只能把自己撇乾淨。
憐花見狀,連聲哭喊:“皇上!此事確實是奴婢一人所為,與皇后娘娘無關!”
秦昭昭在床上輕輕咳嗽,聲音柔弱卻清晰:“皇后姐姐,憐花若非受了您的指使,怎敢有如此膽大包天的行為?臣妾雖出身卑微,卻也知母憑子貴的道理,皇后娘娘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皇后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憤怒,但很快被她壓制下去。
她轉向皇帝,語氣堅定:“皇上,臣妾自知身處後宮,一舉一動皆受矚目。但臣妾可以對天發誓,從未有過加害皇嗣的念頭。憐花之錯,實乃她個人所為,望皇上明察。”
皇帝眉頭緊鎖,目光在皇后與秦昭昭之間來回遊移。
後宮的爭鬥遠比朝堂更為複雜,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可能隱藏著深意。
“此事需從長計議。”皇帝終於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皇后,你先回宮,朕會派人詳查此事。至於憐花,即刻押往邊疆,不得有誤。”
皇后聞言,心中雖有不甘,但也只能躬身行禮:“臣妾遵旨。”
隨著皇后離去,大殿內的氣氛緩和了些許。